标签归档:用户

当我们谈体验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笔者最近在看《About Face3-交互设计精髓》一书, 第二章讲到三个术语:实现模型、心理模型、表现模型。看上去高大上的词语,理解起来也很难懂。但是我还是硬着头皮把这一章来回啃了好几遍,终于咀嚼、咽下了。

如何设计让用户成瘾的体验

Apple、Facebook、Twitter、Google、Pinterest…这些公司有一个共同点——它们为用户创造了习惯,用户每天都习惯性地使用这些产品,它们是那么吸引人,甚至让人无法想象这些产品问世前的生活。

提升用户体验的7大微交互

众所周知,我们总是依据封面来判断书的好坏,聪明的设计师会创造实用有吸引力的界面。潜在用户可能会被吸引,但如何一直黏住他们呢?

移动应用设计案例 !打造一款拼车APP的用户体验

Ridejoy拼车服务在Web端上线运营了几个月之后,大家对当前的用户基础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而对于Ridejoy的iPhone应用来说,我们希望它不仅仅是网站的移植版本,它所能带来的应该是更符合移动上下文环境的全新用户体验。

用用户的眼睛看用户

“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云的眼睛去看云,用风的眼睛去看风,用花草树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树木,用石头的眼睛去看石头,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用动物的眼睛去看动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 ——引自《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作为一名用户研究者,我在日常工作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用户。面对这些用户时,我也会不自觉地有着各种各样的感受。这里先分享几个粉丝的故事,看看大家有什么感觉: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他们的活动,准备了很久,一夜未眠,等了将近30个小时,在现场举着灯牌和横幅大喊他们的名字。最后换来一句活动取消……说不失望是假的,但同时也有一种很大的满足感。我终于也应援过,终于也参加过他们的活动了!” 你的感觉是什么?是觉得“他们浪费时间精力,图什么”?还是觉得“他们为了见面不惜付出,只要为爱的人付出过就满足”?  “我想去看他,可因为太小家里不同意,所以我们几个下午偷偷坐火车去了。回到家的时候,被父母一顿说,说我这么大的人了还追星。我很难过,喜欢他有错吗?我不会放弃喜欢他的!我不后悔!” 你的感觉是什么?是觉得“他们不懂事,让大人操心”?还是觉得“他们实在好无奈,想获得理解,可谁也不给”?  “考研复习的时候,我喜欢上了他,很多人担心我影响学习,只有我知道,我喜欢他不仅是因为他的歌,还因为他为了梦想不断努力的性格,他成了我考研的精神支柱,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终于实现了梦想!” 你的感觉是什么?是觉得“那个人和你的成功有什么关系”?还是觉得“那个人不仅是你的男神,还是成长的榜样和力量”? 这两种感觉的差别在于:当你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时,就会不自觉做评价,这时对粉丝的感觉就是质疑、不屑、调侃等等;而当你站在当事人的立场时,就会不自觉去理解,这时的感觉就会是付出、真爱、无奈等等。   面对这些故事时,我是一个旁观者,需要静下心去系统而客观地剖析,然后指导产品设计: 要覆盖各种明星粉丝的各种行为:网络上的现实的,社交的自我的,花钱不花钱的等; 要一层一层地分析洞察,不可一下跳到归属感,也不能在具体产品上太过纠结; 要自上而下地补全发现,不能满足于所见即所得; 要从用户角度量化优先级,给出有血有肉的故事,组织多方有重点地脑暴方案; 要持续关注新方案上线后的数据表现,分析实际效果。 面对这些故事时,我也是当事人,回想自己粉丝的经历与体会,热血地代入: 14岁开始,搜罗与他相关的所有东西,青春期的心里话都以对他说为名记在日记里; 努力学习他的语言,努力攒钱,努力学习,寄希望于某一天,能够堂堂正正地见他; 反复看mv,直到十多年过去,只要响起旋律,脑海里就会自动浮现动作片段; 为错过他的消息而愧疚,为可能的见面机会而冒险,只要他笑,就觉得幸福; 20多个小时的硬座,冷风中的等待,充满不确定的行程,感谢他带来的一切体验; 不敢大声宣扬自己是粉丝,害怕那种看傻X似的眼光,和“按说你不应该啊”似的惋惜; 直到11年后,到他的城市,庆贺他的生日,让我的妈妈也看到我喜欢了这么多年的人,那一刻,我感到了圆满。 旁观者和当事人这两种视角,好像找路时的“地图模式”和 “导航模式”,又好像心理咨询时的“客观理性”和 “主观共情”,在用户研究中,奇妙的统一。   用这两种视角,来检查以往对用户的“理解”,会发现,其实有一部分,也只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在评价而已: “贪嗔痴”是旁观者的评价,“怕麻烦”才是当事人的理解; “小白用户”是旁观者的评价,“一看就能懂”才是当事人的理解; “冲动消费”是旁观者的评价, “被外表吸引”是当事人的理解; “爱炫耀”是旁观者的评价,“想获得认可”是当事人的理解; “想发又不敢发的矫情”是旁观者的评价,“怕尴尬”才是当事人的理解; …… 或许是时候,反思对用户的描述,摘掉旁观者的眼镜,更多地用用户的眼睛来看看用户。 本文出处: 腾讯ISUX 

谈谈用研过后的“需求”

首先在确保用研对象是目标用户之后,用户所提出的所有合理需求(不包括用户提出我就是喜欢这个颜色这种)都是有活生生的使用场景支持的,肯定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确实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用科学方法帮你提升移动应用用户粘性

编者按:如何提高用户粘性?今天阿里锦笙同学翻译的好文,从心理学、用户行为习惯、钩状模型、触发器、动机等方面给出了科学专业的分析,行文流畅自如,循序渐进,有不少闪光知识点,来收!

实战干货!怎么让引导页不再是无用小透明?

前言 在接触一款新应用的时候用户常常会看到一些引导页,但在操作的时候直接当透明的就快速滑过或跳过了,这种时候,大家一定会有“这些引导好无用啊”的无力感,目前甚至有着“如果一个产品需要引导,说明该产品缺乏友好的元素”这样的说法,看似有理

无线产品设计之“极简之法”

一.通过”系统预判”将产品复杂度约简至固有值 通过对用户画像的分析,我们确定了目标用户的痛点和期望,依据已知信息我们需要去做灰色预判,预判哪些功能/内容是用户想要的、哪些是与目标用户不相关的、哪些是与目标用户相关的但不是很重要的。

谷歌团队新产品PRIMER设计思路过程:如何通过设计简化学习过程?

如何通过设计让学习不那么令人厌烦? 这可没有听起来那么简单。坦白说,人们往往不会偏离道路去学习一些新东西。研究显示,在美国只有3%的成年人会在一天中花时间学习。

拿什么拯救你,“尴尬”的UI界面?(二)

报错状态 顾名思义,这个界面是为出错时的状况所准备的。错误不单行,总是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组合出现,因此,光一个界面是不够的。出错状况千变万化——数据无效或缺失;应用无法连接到服务器;在上传尚未成功时进行下一步操作;在信息尚未提交时离开界面,等等。

交互案例实战!三个按钮背后由小见大的交互思考

初入交互设计工作,最常见的需求就是——放按钮。放按钮看起来是超级简单的事,无非就是设计按钮的样式、摆放按钮的位置、确定按钮的状态与反馈等,但殊不知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小的按钮设计中也蕴含了很多交互设计的思维,当然除了设计本身之外,还能看到如何平衡开发、产品以及用户各方的需求。

Apple TV 人机界面指南

新Apple TV重新定义了起居室的体验,你能将非同凡响而身临其境的内容投放到大屏幕上,这是前所未有的体验。

向用户征询iOS授权的五种常见设计模式

对于iOS app,当功能涉及到推送通知、访问照片或调用相机、获取地理位置等等时,都需要向用户申请授权。申请会发生在app运行的过程中,而不是像Android那样在安装的时候就莫名其妙的问用户是否同意app调用某些系统功能。不过如今Android也在向iOS的方式靠拢。

引导用户授权APP发送通知的实战技巧

初次授权申请的成功与否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能否充分地展示产品价值以留住用户,在这个看似不起眼但几乎是一击决定胜败的环节里,我们需要慎之又慎,对于任何优化方案,都要把各种可能性考虑进去。今天分享一个引导流程的实战思考,转化率数据证明,这篇文章很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