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需要5个用户去做可用性测试

有些人认为可用性测试的「投入产出比」比较低,只有罕见的网页设计项目才有资格使用这种研究方法,才能承担大额的预算和奢侈的时间表。 这是不对的。 过于精心设计的可用性测试是一种资源上的浪费。 最好的结果来自不超过 5 个用户的测试,尽可能分解你的可用性测试变成小测试。

实战经验:设计师如何评估改版效果

一、背景  互联网产品的节奏特点就是小步快跑,不断迭代优化,因此产品改版是很常见的情况。设计师和产品同学等也都意识到可以借助调研帮助实现业务目标和更好满足用户需求。

从“一问一答”到“听讲故事”的用户访谈技巧

访谈是定性研究中最基础的方法。相对于分析客观数据的定量研究方法,不论是一对一的深度访问还是一对多的座谈会,都会产生研究人员与用户的互动,而互动关系会极大影响到访谈的质量和效果。

拿到可用性测试数据后,如何量化?

前言 时下关于用户体验的概念熟知于大街小巷,关于可用性测试的书籍及文章也是俯拾即是,对于可用性的定义、需要的人数、测试脚本撰写、执行过程等等,相信在知乎、简书、公众号等优秀平台已经积累了不少相关文章,各位用户研究员、设计师等从业者应该也已了解一二。

这里有7个腾讯常用的用户研究方法

每天都有互联网产品上市,人们电脑上、手机上的应用在短期之内就可能增增减减换了很多波,最终留下的、那些最经典的产品,都是以好的体验设计取胜。

高效的用户研究方法,看我总结的这五条

大千世界,人生百态,如何才能了解这么多的用户? 相对于运营、编辑通常选择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关的领域,产品经理更多是“做一行、爱一行”。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产品经理本身可能就是典型用户,自然对用户需求更了解一些。

大家都熟悉的图标是否还需要标注上文字

新版Instagram 的UI去掉了图标下面的文字,但去掉文字的图标真的能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么?今天这篇好文通过一个简单的小实验(附测试网址),帮这个一直争议不休的话题盖棺定论,顺便聊聊图标的作用以及未来图标的发展,干货丰富,建议阅读。

不做调查就做交互设计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一个洗衣APP的外围爱好者更新调查之路 优乐洗改进方案说明 ——去繁存简乃为本

图标的可用性测试

译者注:图标在页面设计中被广泛使用,图标设计的好不好、图标应用效果如何,是设计师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作者提出从发现性、理解性、预测性、吸引力这4个方面来评价图标,也为图标设计构思提供了一个方向。

做一次完美的用户调研

用户调研作为产品人员最常用的工作方式,相信各位一定不会陌生。但如何提高用户调研的有效性却是一直困扰大家的问题,网上有一堆提供调研方法的文章与理论,但是却没有系统地说明如何进行一次完美的用户调研。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用户调研到底该如何进行。

用户反馈,千万别听用户的?

来自优设的一篇译文,对于如何合理地处理用户反馈的问题进行了比较详情的说明,有这方面困扰的同学可以看看。

设计用研的敏捷之道

 “以用户为中心”的体验设计理念已深入人心。但在实际工作中,作为用户研究员,时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这个调研需求比较急,这周就要进入开发了,必须这周之前出结果”,或是这样的反馈,“设计和用研好像结合得不够紧密”。摸索下来,对用户研究本身,我归结到一个问题:设计用研还不够敏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以及尝试的解决办法。

如何设计让用户成瘾的体验

Apple、Facebook、Twitter、Google、Pinterest…这些公司有一个共同点——它们为用户创造了习惯,用户每天都习惯性地使用这些产品,它们是那么吸引人,甚至让人无法想象这些产品问世前的生活。

谁说SKETCH不能做交互设计?SILVER功能抢先看!

今天抽空看了下Silver这款插件,这是首款内置于Sketch的交互插件,通过它,你可以不用再依赖其它软件,就可以在Sketch中完成交互方案的设计和展示工作,听起来还是很酷的。现在Silver还没有面世,先看看这篇介绍Silver特性的文章吧。

用用户的眼睛看用户

“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云的眼睛去看云,用风的眼睛去看风,用花草树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树木,用石头的眼睛去看石头,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用动物的眼睛去看动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 ——引自《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作为一名用户研究者,我在日常工作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用户。面对这些用户时,我也会不自觉地有着各种各样的感受。这里先分享几个粉丝的故事,看看大家有什么感觉: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他们的活动,准备了很久,一夜未眠,等了将近30个小时,在现场举着灯牌和横幅大喊他们的名字。最后换来一句活动取消……说不失望是假的,但同时也有一种很大的满足感。我终于也应援过,终于也参加过他们的活动了!” 你的感觉是什么?是觉得“他们浪费时间精力,图什么”?还是觉得“他们为了见面不惜付出,只要为爱的人付出过就满足”?  “我想去看他,可因为太小家里不同意,所以我们几个下午偷偷坐火车去了。回到家的时候,被父母一顿说,说我这么大的人了还追星。我很难过,喜欢他有错吗?我不会放弃喜欢他的!我不后悔!” 你的感觉是什么?是觉得“他们不懂事,让大人操心”?还是觉得“他们实在好无奈,想获得理解,可谁也不给”?  “考研复习的时候,我喜欢上了他,很多人担心我影响学习,只有我知道,我喜欢他不仅是因为他的歌,还因为他为了梦想不断努力的性格,他成了我考研的精神支柱,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终于实现了梦想!” 你的感觉是什么?是觉得“那个人和你的成功有什么关系”?还是觉得“那个人不仅是你的男神,还是成长的榜样和力量”? 这两种感觉的差别在于:当你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时,就会不自觉做评价,这时对粉丝的感觉就是质疑、不屑、调侃等等;而当你站在当事人的立场时,就会不自觉去理解,这时的感觉就会是付出、真爱、无奈等等。   面对这些故事时,我是一个旁观者,需要静下心去系统而客观地剖析,然后指导产品设计: 要覆盖各种明星粉丝的各种行为:网络上的现实的,社交的自我的,花钱不花钱的等; 要一层一层地分析洞察,不可一下跳到归属感,也不能在具体产品上太过纠结; 要自上而下地补全发现,不能满足于所见即所得; 要从用户角度量化优先级,给出有血有肉的故事,组织多方有重点地脑暴方案; 要持续关注新方案上线后的数据表现,分析实际效果。 面对这些故事时,我也是当事人,回想自己粉丝的经历与体会,热血地代入: 14岁开始,搜罗与他相关的所有东西,青春期的心里话都以对他说为名记在日记里; 努力学习他的语言,努力攒钱,努力学习,寄希望于某一天,能够堂堂正正地见他; 反复看mv,直到十多年过去,只要响起旋律,脑海里就会自动浮现动作片段; 为错过他的消息而愧疚,为可能的见面机会而冒险,只要他笑,就觉得幸福; 20多个小时的硬座,冷风中的等待,充满不确定的行程,感谢他带来的一切体验; 不敢大声宣扬自己是粉丝,害怕那种看傻X似的眼光,和“按说你不应该啊”似的惋惜; 直到11年后,到他的城市,庆贺他的生日,让我的妈妈也看到我喜欢了这么多年的人,那一刻,我感到了圆满。 旁观者和当事人这两种视角,好像找路时的“地图模式”和 “导航模式”,又好像心理咨询时的“客观理性”和 “主观共情”,在用户研究中,奇妙的统一。   用这两种视角,来检查以往对用户的“理解”,会发现,其实有一部分,也只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在评价而已: “贪嗔痴”是旁观者的评价,“怕麻烦”才是当事人的理解; “小白用户”是旁观者的评价,“一看就能懂”才是当事人的理解; “冲动消费”是旁观者的评价, “被外表吸引”是当事人的理解; “爱炫耀”是旁观者的评价,“想获得认可”是当事人的理解; “想发又不敢发的矫情”是旁观者的评价,“怕尴尬”才是当事人的理解; …… 或许是时候,反思对用户的描述,摘掉旁观者的眼镜,更多地用用户的眼睛来看看用户。 本文出处: 腾讯IS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