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跟Boss讨论产品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楼主的大Boss是个空中飞人,经常美国、日本、欧洲、中国到处飞。楼主作为一名小员工,只有偶尔看见他在办公室之间问同事一些工作情况,早上去公司附近健身能看到Boss的办公室灯光亮着之外,其他时间Boss的行程都像迷一样的存在。 这位白手起家的80后,管理着美国和中国市场两个分公司,集美国思维和中国思维与一身的年轻人,让楼主好奇并且崇拜着。这一次的会议,让楼主更近距离地了解了Boss本人、Boss思维,收获颇丰。       Boss 1. Boss比想象的更懂产品,也更注重产品的体验。 Boss是工程师出身,擅长的是技术开发,所以逻辑思维会非常强。作为设计师,也许会觉得老板没接触过美术,没有受到美术训练,可能不懂设计,而更注重的是商业利益。   事实上,老板的经济实力保证了他接触到更多的高档产品,出席多种或高端或低端的场所,长年累月的熏陶下,他的审美感可能不亚于设计师。再者,做好事情的极致思维其实是相通的,就是将各种信息进行组合,选择出最优解。这一点老板肯定做得比较好。   反而,是老板的指引,才让楼主开始反思自己,什么才是实在的、靠谱的设计。工作中的设计方案首先要在实施商业价值的前提下才会有现实意义。在互联网领域,所有公司都处在一种如履薄冰的状态,不管是财大气粗的还是刚拿天使轮的初创公司,都会遇到他们处所环境中不同的困境之下,只看是问题的严重程度而已,犹记得当年的柯达与诺基亚的辉煌。从职业上来看,设计师的工作是为实现商业价值而存在的。当然,也有童鞋说,那概念设计,情怀设计不属于这一范畴之内吗?就算是着一类的设计其实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养活公司,只是实施的场所、针对的人群、验证的时间长短不一样而已,有的是现在,有的是未来,有的是针对儿童,有的是针对成人或者老人,等等。初心,有商业的支撑比较靠谱~   设计需要注意行业趋势。趋势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社会整体经济趋势和行业的经济趋势,二是行业的前沿技术或者运营的趋势所在。     比如,大家都知道现在市场经济比较紧缩,互联网行业相比于前两年热度稍微降低,资本更加谨慎,这如果实施到产品层面就是,市场更注重有实用价值的产品了。倘若处在体育领域,那就研究下国外前沿的Nike在做什么事,国内的Keep为什么这么受欢迎。Keep其实帮用户解决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它可以帮助用户随时随地进行健身活动,不需要抽出额外大片的时间专门去健身房。如果再延伸一下其实跟在线教育有异曲同工之效,大方向上都帮用户在节约时间,更高效地利用时间。冲着这样的目的再去联想一下自己的产品,你会有什么好的idea?   方案简单可行降低开发成本才是老板喜欢的,即用最低的成本达到可能预见的较高效应,这才是老板所愿意见到的。对,在这一点上是员工和老板的思维不一样。员工可能一拍脑袋想个功能拿去跟上司或者老板进行讨论,老板会说,主意不错,实施起来需要多少成本,开发完善需要多长时间?老板愿意看到的是从idea到落地可以实施的整个过程。   2. Boss很喜欢有人反驳他,喜欢听到不同的声音。 真正干实事的老板喜欢带有思考性的交流,并且会欣赏这样的人,一味地趋炎附势,反而让老板在心中小看你。放在其他人身上其实也有这样的道理,不管是与同事进行合作或者谈恋爱,大家的选择比较倾向于选择实力和自己相当或者实力略胜于自己的人进行相处。老板也希望有人能帮助自己完善思维,想到自己没想到的问题。或者一个性格跟自己相反的人,去让他转换思维,提高自己的思维广度。     3.Boss也有不知道的事情。 老板不是神,他考虑的事情会很全面,但不一定都细致周到,因为他没有那个时间,不然也用不着花钱请其他员工了。楼主的Boss,性格比较直率,不知道的事情会直接告诉员工“我不知道~”、“让我想想”、“有可能…但是需要验证…只做参考…”所以也裴炎改了大家一种精神,对于未知领域不要强行发表意见,直接表达自己的知识露点,但会给自己一个期限什么时候会了解清楚。这种坦然的坦度反而会降低了出错的几率。   4.Boss人格魅力、处理事情的态度真的让人要好好学学。 Boss在跟设计开会前,会先跟开发部门开会了解清楚现在的开发环境,以及开发进度和资源,做好功课。也会自己先了解市场上行业趋势,自己会先想一遍自己的方案,特别注重产品中能激发用户活力的关键点。 开会中,会顾及到每个部门的情绪,强调是协作,没有“你们部门”、“我们部门之分”。时不时活跃一下气氛,开个玩笑,让大家紧张的情绪有所缓解。所有背黑锅的事情都自己先扛下来! 开完会后,会总结下进度和问题所在,并且不再说什么,二是给各个部门负责人去安排工作,给他们机会成长。整个过程可以感受到他威严与亲和力两者的完美融合,这就是气场。突然想到了早上他办公室的灯为什么会亮着,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更努力,泪奔~   当然在整个参会的过程中,楼主的上司也参与其中,但楼主想用额外的一篇文章来写写这个让楼组心悦诚服佩服的,同样80后的年轻上司的工作能力和思维。     参加完会议之后,楼主既兴奋又焦虑。兴奋的是可以接触到更高层次思维的人,焦虑的是得加把油继续提升自己了。 作为设计师提升的空间有以下几点: 1. 有自己一项看家本领,一技之长。这个一技之长一定是作为全公司你最牛逼的人,设计师领域可以是画画的最好,逻辑性最强,文笔最好,动效最好等等,让自己在与别人交流的时候有发言权与底气,这也是老板为什么找你交谈与开会的原因。 … 继续阅读

关于用户体验你应该知道的8件事

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以下简称UX)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术语,近两年来我们从越来越多的人们口中听到这个词,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真正了解究竟什么是用户体验。人们对于用户体验有很多误解,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你们对于用户体验有一个更好的认识。   UX不是UI 在日常工作中,设计师经常会遇到一些客户误以为UX就是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当客户对这两个概念有混淆的时候,我们应该给他们解释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这会帮助客户了解我们的工作具体是什么,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误会。 UI指的是用户交互界面。例如iPhone的墙纸设置页面,这属于UI。UX指的是用户操作过程的感受,用户在更换iPhone墙纸的过程中的满意程度就是UX。 简言之,用户体验就是用户对于UI的一个心理反馈。好的UX设计师懂得用户心理和操作习惯,因为这些都是影响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   用户体验不仅限于互联网 互联网只是用户体验应用的一个分支。我们生活中看的的每一个印刷品,穿的每一件衣服,坐的每一辆车都属于用户体验。网购了一件外套,发现拉链很难拉,这是糟糕的用户体验;去一家布置考究的餐厅吃饭,这是好的用户体验。   线下的用户体验和互联网产品用户体验互有不同,但是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网页中导航条之前都是放在页面的左侧,但是后来人们发现,人眼都是习惯从左往右浏览信息,这意味着我们应该将重要的内容放在页面的左侧。从2000年开始,网站的导航条渐渐的被移到页面的右侧。(当然也并不是绝对,导航条的位置取决于网站类型)。 如果想成为一个优秀的UI设计师,学一些印刷,包装,掌握更多的用户体验知识是很有益处的。“跨界学习”会开阔我们视野,让我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艺术&科学 艺术与科学,一个讲究情感,另一个追求严谨。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在用户体验学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用户体验是艺术和科学的结合体。 首先用户体验是一门科学,一家视频网站的播放量日益走低,用户体验的科学属性会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所在——界面过于老式。通过不断的测试与讨论,最终得出了一个网站换版的设计方案。 当到了真正开始设计界面的时候,用户体验艺术那一面开始出现了。颜色,字体,布局,将这一切有机的整合起来创造出一个整体。将网站想象成一件在橱窗中展示的艺术品,唤起用户内在的情感反应。   目标导向型设计 每一个设计师基本上都会遇到与客户意见相左的情况,客户坚持他的观点,认为他的方案是最好的。但是设计师有自己的想法,觉得他的方案比客户的更好。这时候就会出现一个难题,不管选择哪套方案都会引起另一方的不满。   这个时候目标导向性设计可能会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目标导向性意味着从根源处考虑设计方案。 比如,客户希望将客户推荐链接放在页面的顶部来获得用户更多的注意力。身为一个设计师,你觉得将客户推荐的链接放在页面顶端会影响页面的整个布局,予以驳斥。这样就会和客户因为这件事而争论起来。其实客户的目标是吸引更多的用户注意力,那么我们将链接放在页面其它更加清晰可见的位置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目标导向型设计与其说是一种设计技法,还不如说是一种设计思路。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为用户设计 “为用户设计”,这句话听起来很多余,因为用户体验就意味着为用户设计。然而很多设计师却遗忘了这点,成为了自己创造力的受害者。一些设计师在做一个项目的时候,页面设计的很好看,客户也很满意。当产品真正上线的时候,从用户得到的反馈却是不尽如人意的。 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说,要做到“为用户设计”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用户的需求会给你带来一个个限制,可能会迫使你放弃一些你比较满意的方案,去选择那些平庸的方案。设计师其实就是一个戴着脚镣的舞者,在众多约束条件之内寻求最优的解决方案。 不管满意与否,身为一个设计师,给用户提供最满意产品是我们的责任。为了确保正确了解用户,我们在设计之前应该对用户群进行调查。研究不同类型用户会如何使用你即将开发的这款产品。在设计最终完稿之前,采用A/B测试来验证当前设计是否达到最佳。   了解用户心理 好的用户体验都是建立对用户心理的了解上。设计师要知道会触发用户行为的倾向。 拿手机通知来说,app给用户推送消息是为了激发用户打开应用。然而用户打开app是条件的——足够的时间与精力。设计师要懂得在合适的时间给用户推送消息。比如,当用户在早高峰接收到推送消息,很少会打开应用。因为他们都在赶着去上班的路上,没有时间看。所以当我们在中午用户休息的时候推送消息,用户点击进入应用的可能性会极大的增加。   内容为王 用户体验并不只是关注图标的样式或者界面的配色,界面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用户体验的范畴之内。很多设计师跳过了“内容”,将主要精力放在边边角角的样式上了。追求界面的美观好看,这个并没有错。但是我们要知道,界面只是内容的载体,用户真正关注的内容。一个网站界面设计的很好看,但是内容却很鸡肋,这样的网站是无法留住用户的。用户体验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内容可以被用户更好的吸收接纳。   保持一致性 保持一致性是用户体验中一个重要内容。一致性可以增强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可记忆性,减少用户下次使用的时候的记忆负担,操作更加流畅。 … 继续阅读

人生苦短 ,别将生命浪费在烂工作上!

01 对年轻人而言,一份烂工作的首要特征就是:以浪费生命为代价换取报酬。工作就是消磨时间,消磨时间就是工作——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可怕的事情了。 我的一位发小,中学没毕业就去工厂里做了一名库管。他成天的工作就是天天玩手机,手机玩累了瞅瞅监控屏,伸个懒腰又继续玩手机…… 正常情况下,如果不到60岁以后,我是绝不会接受这样的工作的。或者,哪怕60岁以后,我也不会轻易接受这样的工作。多无聊啊! 然而,他一干就是七年。 七年中,他从一名库管变成一名资深库管。倒也没失业,却把租用仓库的创业公司熬倒了五家。唯一比较稳定的是,他的工资依然是两千二百块。 你说,当一个人活到全身上下所有的“筹码”只剩下的时间的时候,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和一只行走的酒囊饭袋有区别吗? 倒不是说出卖时间有多可耻。 初入职场的娃儿们谁不在出卖自己的时间呢?但是,别人出卖时间是为了出卖才华,而你出卖时间仅只是出卖时间,个中意味就大不相同了。 02 一家公司的老板雇你,也就意味着买断了你的一天8小时。在这个时段以内,不管诉诸体力还是脑力,你所创造的一切价值皆属于公司——这对老板来说,是可以量化的。 但对你而言,除了定时定量的月薪相对确定,一份工作真正带给你的价值到底有多少呢?那些令你引(自)以(我)为(麻)傲(痹)的“资源”“人脉”“机会”……你真的抓到手了吗? 对那些挣死工资为生的人,恐怕是可望而不可及。 譬如资源,若非依托平台这棵大树,还有多少公司愿意为你提供扶持?譬如人脉,你加了那么多同事客户合作伙伴为好友,又有多少心甘情愿卖你面子? 不一而足。 真实的情形是,在北上广深打拼十年八年依然买不起一个厕所的人大有人在。你会傻傻地以为这只是薪水的差距? 03 一份烂工作能给你带来什么? >>>1、成长损耗 一个人最宝贵的是青春,而在职场中,最廉价的却也是青春。初入职场,有多少人能立刻拿到高工资呢?你用最宝贵的时间,去做最鸡肋的工作,收获最微薄的薪水。这还不够“血腥”吗? 但你还是接受了,并且日日安慰自己:“钱不是最重要的,现阶段最重要的是学东西。”那么,问题就在这儿,扪心自问:毕业这几年,你到底学到了多少东西? 如果没学到多少东西,那么,这意味着你白白浪费了一段自我成长的时间。 要知道,在这段时间内,你的同龄人很可能正以百米赛跑的速度将你甩开。未来几年,你可能要花数倍的时间精力,也不一定能追赶上他们。 认真地说,当你发现身边所有人都比你混得好的时候,你心里不会太好受的。 >>>2、心灵损耗 琐碎的工作已经够令人恶心的了,时不时你还得受一受老板的气,背一背上司的锅,忍一忍同事的怼……心情恐怕好不到哪里吧? 我的一位设计师盆友曾吐槽道:“工作本身倒不辛苦,就是受不了‘一改二调三重做最终还用第一版’,太心累。”老实说,换我也受不了。 写稿的人神烦改稿,尤其神烦的外行人要求改稿。有时真心觉得改者脑子进水:“得有多弱智才会提出这样的修改意见啊?”但你还只能照做。 只要你稍一解释,就会被解读为“不懂事”“太年轻”“不知变通”…… 长期在处于这样的状态下,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会憋出毛病的。 >>>3、健康损耗 世界上有很多高危职业。“高危职业”的意思,直白讲就是:干这份工作,有可能会死。正因为如此,个别高危职业工资也比较高。比如有“城市蜘蛛人”之称的空中清洁工,据说月入过万。 然而,一些高危职业工资却很低。比如采煤工人,时刻把命系在腰带上,却承受着非人的压榨。你知道每年很多人死于矿难对吧?事实上,死于尘肺病的采煤工人比死于矿难的还要多。 但一个没文化没资历没资源没关系没背景的底层青年,想要赚钱养家糊口,想要超跳脱自己的阶级,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4、意志损耗 一份烂工作,是会把一个人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的。 可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温水煮青蛙”。 当你丧失学习的动力,深陷于无穷无尽的重复劳动,从初一到十五都在等发工资,那么,此时此刻,作为一枚雇员,你的职业生涯很可能已经结束了。 有人给我留言:“我脾气不好能力不行才华不够啥特长没有,该怎么办?”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一个对自己的毛病了如指掌的人,会不知道怎么办吗? 缺乏自制力的人,提再多建议也枉然。 … 继续阅读

他只改了2个字,让腾讯避免了灭顶之灾,市值从400亿美元飙升到2800亿美元。

之前大家都说,要创业就面临三件事,“生、死、腾讯”。腾讯在创业圈内的口碑也不好,无外乎腾讯就是“抄”。可是过去战略里面存在一种“跟随战”。第一名看第二名、第三名怎么做,你发现他们的一些创新应该迅速跟进,利用原来平台的优势把它们压下去。 而如今的腾讯的腾讯早已去掉了抄袭者的标签。 微信为何无条件免费开放平台? 打开手机微信钱包,你会发现风头正劲的摩拜已在第三服务功能一栏。前几天星巴克也赶了一回热闹。另外,还有滴滴出行等老熟客,而点击屏幕上的酒店,一下就进入到了艺龙旅行网的界面。 网络上曾经有一句逼格很高的话,“你选择平台,还是头牌,结果显而易见,当然是平台,有了平台就可以拥有资源,就可以垄断”。可是,现在的腾讯正将自己平台的所有接口都免费开放给这些企业,腾讯这是要干什么? 腾讯的平台开放并不不仅仅只给了滴滴,摩拜这样的独角兽企业,所有人,所有的创业者都可以免费的享受到腾讯微旗下QQ、微信等平台带来的福利。如今的腾讯,几乎将自己的所有一切开放。 封闭:曾经是腾讯深入骨髓的基因 可是,2010年之前,腾讯的基因是“开放”的反义词“封闭”。封闭的后果让马化腾背负了“骂名”。有创业者把马化腾比喻成为“抄袭大王”、“创业者创新者的杀手”。只要互联网市场上有前景的创新,腾讯马上会模仿复制,然后借助它强大的用户资源迅速做大,让对方无路可走。极致之战是在2010年爆发的3Q大战。 2010年腾讯和奇虎360的爆发了3Q大战,竞争最后演变成两个公司争夺用户,让用户在使用360和QQ之间做一次二选一的选择。在双方纠纷的最关键时刻,360董事长周鸿祎,在网络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 …… QQ是一个封闭的帝国,它的商业模式就是依靠用户在QQ上积累的社会关系,强制用户接受它的产品。这种商业模式,让整个互联网行业创新寥落,寸草不生。 我跟马化腾也讨论过,我跟他说,腾讯可以投资360、投资迅雷、投资其他的互联网公司,其他的企业都建立在你的平台上,这样既有创新,腾讯仍然是第一大公司。结果,马化腾给我回复了一个短信,说他认为这些公司没有价值。” 恐龙曾经是地球上最为强大的物种,可是一夜之间全部灭亡。2010年开始的3Q大战,让如日中天的腾讯,也突然面临着恐龙式灭顶之灾。 腾讯上市以后,即夺得了中国互联网企业市值第一的头衔,但是3Q大战爆发以后,百度趁机超越,其市值达到460.72亿美元,超过了腾讯的445亿美元市值。 腾讯的更大的威胁不是来自于竞争对手,而是来自于正在失去用户的信任,3Q大战最终伤害了用户的忠诚度,腾讯帝国面临着瞬间土崩瓦解。 处于极度危机的腾讯等待着马化腾的抉择…… 开放:两个字,让腾讯转危为安 我想马化腾必须要承认,在2010年其在封闭的过程中,遇到了真正的对手,这个对手就是360的周鸿祎,而且,这个对手有和腾讯同归于尽的实力。马化腾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没有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他选择了反思。 2010年,马化腾在参加完公司的12周年的庆典之后,独自一个人回到公司的办公室。马化腾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但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人,他用邮件的形式给所有的员工发了一封信。 ……公司成立以来,我们从未遭到如此巨大的安全危机……这段时间来,一种同仇敌忾的情绪在公司内部发酵,很多人都把360公司认定为敌人。但古往今来的历史告诉我们,被愤怒烧掉的只可能是自己。如果没有360的发难,我们不会有这么多的痛苦,也不会有这么多的反思,因此也就没有今天这么多的感悟。或许未来有一天,当我们走上一个新的高度时,要感谢今天的对手给予我们的磨砺。 ……              …… 也许今天我还不能向大家断言会有哪些变化,但我们将尝试在腾讯未来的发展中注入更多开放、分享的元素。我们将会更加积极推动平台开放,关注产业链的和谐,因为腾讯的梦想不是让自己变成最强、最大的公司,而是最受人尊重的公司。 “推动平台开放”,腾讯的梦想不是让自己变成最强、最大的公司,而是最受人尊重的公司。这期间马化腾经历了怎样的一个新路历程,我们不必去探究,但从结果来看,马化腾信里面的每一个字,都令我敬佩。 “封闭”死亡“开放”重生? 这封信其实就是马化腾从“封闭”到“开放”宣战书,是一次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过程。一个词的改变,也让腾讯的基因产生突变,从“利己”颠覆为“利他”,腾讯的格局随之得到质的提升。 “封闭”到极致的马化腾,怎么会发生大逆转到“开放”呢?我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格不能改变,只能改善”,更何况是一个企业的基因,而且,腾讯的基因已经存续了12年。 改革之所以难,是因为改革是一种利益的重新分配,是将某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拿走。马化腾即便是作为腾讯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在推行一项改革的时候,也是异常艰难,阻力重重。 “当时说这段话对外表态的时候也很多人也都觉得这个并不当真,因为腾讯在过去很多发展,更习惯于全部都自己做,不给外借部留任何机会,我们内部的业务部门每一个部门都有很多产品线,土地这么肥沃,怎么做起来也不会太差。 ……现在遇到一个很大的坎,其实并不是坏事,对整个企业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也让我们想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或者优先级更清晰了,而不是糊里糊涂的什么都往前推,这是不行的。 第二个是来自内部的压力,其实我们内部很多业务也给了很多“互联网+”机会,很多的资金渠尝试,但是为什么在温室里的花朵打不过野外上千家、上百家的摸爬滚打,答案是很明显的 ……我们一般的互联网公司是没办法有这样的基因和这样的能力去掌控的。所以,这也是不得不要放弃,你一定要交给选择的最好的合作伙伴去做。所以,我们制定了“开放”战略,一步坚持往前走才走到现在。” 6月16日在央视《对话》栏目现场,马化腾在说这段话的时候,也是感慨万千。 马化腾“开放”的核心,是由原来的 toC(只针对消费者),而转变为在保留toC的基础上开始toB(针对企业)。这是一种根本上的改变,是一种颠覆式的改变。以前腾讯对于“B”是极度封闭的严防死守,但是,现在是毫无保留,全部开放。 马化腾带领的腾讯已经完全由过去创业者和创新者的天敌,成为了创业者创新者的守护神。 点评:有的时候我们拼死守护的,拿出来分享,或许是另外一番天地。 开放:马化腾做对了哪几件事情 1、定战略 腾讯只做“连接器”和“内容生产”,其余全部放弃。马化腾说,要想做“加法”首先做“减法”,腾讯,放弃了电子商务,放弃了出行,放弃了衣食住行…… 2、开放平台 2011年6月15号腾讯召开合作伙伴大会,其中,qq空间,电脑管家,开始对外开放。众创空间的开放成为了创业者的家园。腾讯开放平台上创业公司总数量达到400多万家,合作伙伴公司总估值3000亿,“双百计划”项目成功孵化40家市值超过1亿的公司,半年内5家公司上市。 3、投资收购 … 继续阅读

90%的人正在面临的10个职场错误,警惕!

导读:如果你在职场中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陷入迷茫,这篇文章或许能够让你开始重视起来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在思考之后行动起来。 错误一:现在不着急,以后遇到问题再说吧 很多人刚刚步入社会,没有真正意识到危机的存在;或者现在的工作相对稳定,虽然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但至少目前的工作能够养家糊口,至少可以保证生存没有问题。他们不知道五年后的自己应该是什么样子,也不会深入去想,因为这样很累。至少现在的工作能够让自己这一年过得很安稳,至于下一年怎么样,他们根本没有考虑过。他们总觉得年轻应该是享受的时光,这样才不会辜负大好年华。即使现在遇到问题,他们总是说:现在不着急,以后遇到问题再说吧。 我曾经遇到这样过一个案例:一个已经35岁的男人,工作12年,有老婆,有孩子,唯一没有的,就是稳定的工作。12年来,平均不到一年就换一份工作。现在年龄大了,家庭的责任也大了,想找份工作长期稳定下来,但发现很难。我问他,为什么不早点儿考虑这个问题?他说,那时候年轻,不懂事,现在意识到了,却发现困难重重,并深深后悔以前没有早点儿做打算。 你现在遇到问题了吗?你是否在困惑、迷茫中消耗自己的青春?相比一年前,你的这一年是进步了,还是在重复劳动?你现在的工作到底是否适合你?你是否知道自己的职业成长路径?你是否有一个至少可以为之奋斗5年的目标?你是否知道一年以后自己成长为什么样子,五年以后又成长为什么样子?你是否知道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更致命的是,你是否还抱着“以后再说”的心态?看完这段文字,你是反应是立即行动,还是重复现在的状态?如果所有的问题都等“以后再说”,那么,我敢肯定,最多5以内,你会遇到再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想解决,你必须要付出成几何级倍增的代价! 错误二:有些事情总要亲自经历了才会知道 有些人会虚心吸取别人的经验和教训,生怕自己走错了路;而有些人则说要亲自犯一些错误,亲自遭遇一些挫折,才会清醒。这些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强大,愿意在困难中磨炼自己,成长自己,但其实他们却是潜意识里刻意回避自己正在经历和正在犯的错误,并且从骨子里不愿意承认和改变目前的现实。这种人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往往会在前进的道路上栽很多跟头。的确,经历困难和挫折,会让一个人得到成长。但并不是所有的困难和挫折你都要经历。能够提前合理规避的,你为什么又一定要亲自去尝试呢?不见棺材不掉泪。而当你见了棺材的时候,掉再多的泪恐怕也无济于事了。对于年轻人来说,“试错”其实是最愚蠢的方法,即使你觉得你还年轻,你还有机会,但实际上时间并不是你想像得那么多。 以在北京工作为例。假如你大学毕业23岁,打算30岁买房结婚。房子不要太好的,但在北京,起码也要100万。在房价疯涨的情况下,这已经是最保守的估计。首付20万,装修2万,家电2万,结婚3万,其他备用资金3万,这总计就得需要30万。假如你年薪10万,除去房租、生活费、电话费、应酬等等支出,一年存款7万,那么,你至少要需要4年的时间。但是对于职场新人来说,没有3年的经验积累,不可能拿到10万的月薪。这样算下来,就算你不走弯路,从毕业到结婚,你要像上紧了的发条一样高速运转,根本不允许你有时间去无所事事或者走弯路。而一旦不慎稍有偏差,走上1、2年的弯路(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再正常不过),那么对你来说,一旦买房,就会陷入破产的边缘。如果你还想着去尝试和经历一些本来应该可以规避的错误,那么,你的职业生涯定会付出更多的成本。 错误三:当我遇到问题时,做个职业规划就行了 很多人都是在实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才会想到做职业规划。就像在上文第一个错误中所列举的那个例子。但我要告诉你的是:职业规划并不是你走投无路时的救命稻草!因为成功的职业规划,其核心是要帮助你找到你的职业方向定位,并围绕这个方向构建你的核心竞争力,以保证你能够在这个方向上顺利成长。这两点缺一不可。如果只是找一个方向,而没有考虑到该方向在现实工作中实现的可能性,那么,这样的规划没有任何意义。而要想保证职业方向实现的可能性,就必须要考虑外在客观因素的影响。家庭的压力、年龄的差距、因工作不顺而造成的心态的失衡……等等,都会影响到职业规划的最佳实施效果。就像医生看病一样,如果你已经病入膏肓,那么,再高明的医生恐怕也无回天之力了。 对于在校的学生来说,大三之前确立方向,然后利用剩余的时间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毕业后完全可以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对于已经工作的人来说,在工作三年之内确立自己的方向,虽然要付出损失和代价,但仍然有转向成功的可能。如果三年之内甚至更长的时间工作不稳定的话,这个时候,职业规划的难度就大得多,不仅仅是因为你要承担更大的损失,付出更高的机会成本,同时,因工作不稳定而带来的严重心态失衡,才是你职业成长的最大障碍。 以平均走两年弯路为例,两年之后转行,和别人在一个起跑线上,这就意味着你以前的工作基本上是浪费了。假如你月薪2500,你两年的直接物质损失就是6万,这个损失,至少是你职业规划投入的60-120倍(如果提早做职业规划,投入最多也就是你1-2个星期的工资)。你同时损失的,还有两年的成长机会,这个时间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同时,你的心态也会变得很消极,无法积极去面对新的工作,这个损失也是无法估算的。更重要的是,一旦你习惯了迷茫,或者习惯了跳槽,那么,这个损失就会扩大到职业规划投入的200倍以上! 很多工作多年但仍然没有方向的人来找我们做咨询,在对他们的综合情况进行评估之后,假如我觉得实在无能为力,给予不了他们应有的帮助,我就会对他们说“很抱歉,我们解决不了你的问题”。虽然这样的棘手的问题不多,但大家最好还是引以为戒,一定要及早打算,千万不要等走投无路的时候再解决问题。那时候,你可能就真的是走投无路了。 错误四:把性格测评当成职业规划 有一次和一位大学生朋友聊天,我问他有没有做职业规划,他说做了。我又问你的职业目标是什么,怎么实现这个目标,他说不知道。我就很纳闷,我说你不是已经做了职业规划了吗?怎么这些问题你都不知道呢?接着他就发给我一堆资料,我一看,全是各种各样的测评报告。我问他这些报告在哪里做的,他说在学校的网站上。我说这些报告结果你能看得懂吗?他说看不懂。 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咨询的过程中,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地出现,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的心里就很纠结。他们对于职业规划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测评的层面上,根本就不知道这些测评对他们意味着什么,更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测评指导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 有一次在北京某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比赛上担任评委,也同样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他们也知道根据测评结果把自己分析一遍,但到最后规划的职业方向,大多数依据的标准是“专业对口”,而与测评结果几乎没有任何关系。虽然高校已经开设了职业规划课程,但据本人所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却是:这些课程平时几乎没有人去认真听,只是考试的时候突击一下,拿学分而已。我就问他们,这些课程对你们以后的就业和成长有非常大的帮助,为什么不去认真听呢?得到的回答是这样的:上这门课的老师完全是照本宣科,根本就不了解真实的职场是什么样子的,更别提把书中的理论在现实的职场上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操作,这门课也完全成了摆设。于是,该困惑的依然困惑,该迷茫的依然迷茫。 由于在大学里大家所接触的职业规划只是各种各样的测评工具,于是也就想当然地把职业规划与性格测评等同起来。而从客观的角度来说,许多人由于职场经验、社会阅历、思维分析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对于大学生和初入职场的人来说,这方面的问题就更加明显),根本就看不懂测评结果。同时,这种测评式的规划也是理论化比较严重的,测评结果完全由电脑自动生成,所提供的结果都是某一类性格所具备的“共性”的东西,完全不知道如何结合职场真实情况对每个人的“个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所以,这样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规划,实战性比较差,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性格测评≠职业规划。很多人认为自己做了性格测评就等于做了职业规划,其实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认识误区。性格测评只是我们了解个人性格的一个手段。涉及到具体的规划时,还要根据个人事业愿景、优势特长、专业技能、成长经历、职业价值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各种情况进行综合考量,才能得出具体的结论。这需要咨询师深入了解你的情况之后才能做出判断,而不是单纯依赖测评工具所得出的结果。以第一职场网的教练式职业规划为例,除了基本的测评以外,仅咨询访谈这一项就需要3个小时的时间,最长的曾经达到6个小时,目的就是对咨询者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并对测评结果进行验证,以全面、客观地了解咨询者的真实情况。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咨询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错误五:只定方向,不知道实施路径 既然上文已经明确了性格测评并不等于职业规划,那么,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到底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以本人在第一职场网进行的教练式职业规划为例,职业规划的完整内容应该是“1+2+1”模式,即一项核心内容,两项补充内容,一项强化内容。一项核心内容,指的是根据其自身综合情况,进行针对性分析,量身定制,确立最适合其发展的职业方向定位。两项补充内容,一是对其综合素质进行评估,为其制定职业成长路径,并进行相应的知识体系构建;二是针对其性格中的弱点和以往的工作经历中所存在的思想、行动等方面的错误进行纠正,避免其重蹈覆辙,从最大程度上规避因自身不足而带来的潜在职业风险。一项强化内容,指的是以职场晋升为导向的软实力系列培训(以第一职场网独家开发的CCS10职场竞争10力模型为基础),通过具有实战性的技巧和方法的培训,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竞争力,以更快的速度,获得职业发展的飞跃,拉开与普通人的距离。 很多人不乏明确的目标,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从而最终影响到职业目标的实施程度。从这个角度来说,只确定职业生涯方向定位,而不知道具体的实施路径,尤其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哪些问题需要直接面对,哪些问题需要绕道,同样会影响到你的职业发展。 确立目标,只是成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即“一项核心内容”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个目标到底能否实现,就要看实施和执行的效果,这也是“两项补充内容”和“一项强化内容”的意义所在。如果只是确立了目标,而没有确定相应的实施路径,那么,这样的规划只是成功了50%。尤其是强化部分的内容,也是考验一个咨询师水平的地方。光懂理论而无实战经验的人,做不到这一点。 错误六:没有主见,严重依赖周围人的看法 你为什么想考研?因为周围的人都在考研。你为什么想进国企?因为大家都说国企稳定待遇好。你为什么不愿意改变自己?因为周围的人和你一样,同样处于这种状态!很多人也有自己的想法,但一旦自己的想法得到周围人的反对或质疑时,他的这种想法就会迅速打消。有一次有一个客户来问我,他说他家里人想让他当老师,但他问了身边的人,有的人说当老师好,而有的人则说当老师没有前途,不如进企业。他自己也困惑了,不知道到底是否当老师。 每个人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因此,当你征求别人的意见时,他们只是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去思考问题,并不是站在你的立场上。因此,别人的意见到底是否适合你,还取决于你自己内心的想法。同样是这个例子,喜欢安稳的人肯定会说当老师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喜欢挑战的人则肯定会说当老师没有前途。 每个人都有250位朋友,他们分别出现在两种场合,一个是你的婚礼,一个是丧礼,而这些朋友有80%是对你毫无帮助,他们通常不会给你正面、积极的影响,当你渴望有任何作为的时候,他们通常会浇你冷水,告诉你种种的坏处和各种失败的可能。有20% 的朋友,他们是属于较积极的,会给你正面的影响,而其中又只有5%的朋友则会帮助你,重大改变你的一生!所以,你对朋友们不该一视同仁,你应该花80%的时间跟那些会重大影响你一生的那5%的朋友在一起。你的路到底怎么走,只有你自己负责。那些曾经给予你建议的人,即使若干年后证明他们的建议是错的,他们也不必为当初的建议负任何责任。你一定要明白,你的路只在你自己手中! 错误七:计划赶不上变化,与其如此,不如随遇而安 很多人会说世事变化无常,与其刻意计划,不如随遇而安。貌似说这话的人都很“潇洒”,但一旦问题来到眼前时,恐怕你就“安”不了了。一是你没有“根”,就永远只能四处飘着,永远也无法活得很扎实;第二,正因为你没有“根”,所以无法构建你的成长之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你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职业永远无法得到成长;第三,正因为你随遇而安,根基不牢,哪怕遇到一点“风”险,你就会无法立足,因为你没有任何抗击风险的能力!看看那些在金融危机中被裁掉的都是些什么人吧。如果你没有构建任何适应竞争、抗击风险的能力,那么,当下一次危机来临时(这种危机,或许是别人对你的威胁和竞争,或许是组织结构的调整,或许是并购,或许是倒闭,又或许是一次更猛烈的经济危机),你会不堪一击,第一个倒下的就是你!恐怕那个时候的境况,就不会像你今天说话的时候那样“潇洒”了吧?随遇而安,是因为你的内心在逃避现实;积极行动,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你同样可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错误八:高学历意味着更多的发展机会 高学历的人就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吗?未必!在我所接触过的所有咨询客户中,最有活力的是本科生群体。而那些研究生则连最基本的竞争意识都没有。很多人属于迷迷糊糊地“被”考研,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考研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甚至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又有一大批人考不上心仪的专业,被调剂到并不喜欢的方向。真正有明确考研目标的、属于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一部分的、并且积极付诸行动的,只占了24%。我最近在咨询的一个客户,如果不考研,他的发展会更好。而读研之后的迷茫,再加上目标不明确所走的两年弯路,其损失已是职业规划投入的180倍! 并不是所有的职位都需要高学历人才。那些所谓的高学历人才,其实能力并没有与学历相匹配。当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考虑务实的用人成本的时候,高学历未必会受到重视。学历并不能保障你的成功,那只是一张纸而已。真正让你成功的,是你到底有没有真才实学。如果没有,对不起,所有的公司都不是慈善机构。 错误九:国家单位比较稳定,发展有保障 绝大多数的人都会有这样的认识。曾经遇到一个客户,XXX(此处省去3个字,不便明说,大家去意会吧)出身,工作十年,好不容易上司高升,遇到一个晋升的机会。凭借自己在单位的能力、表现,他信心满满地以为自己会得到这个机会,但可惜的是,他被一个能力并不强的人打败了。苦等十年得来的机会,就这样眼睁睁看着溜走,于是一气之下辞职,发誓再也不做XXX。 提醒那些想进国家单位的人,在进入这些单位之前,你一定要明白“编制”意味着什么,“体制内”和“体制外”又有什么差别,“李刚”到底有什么不同。如果你贪图稳定,我会告诉你:你肯定会非常稳定,稳定到10年、20年甚至一辈子待在一个职位上,一个级别上,不会有任何改变。如果你渴望这样所谓的“稳定”,并且没有任何抱怨,那么,我完全支持你的决定。 错误十:这个社会,要想成功太难了 成功很难吗?完全错误!尤其是在当前的环境下,我甚至为之欢欣鼓舞,因为这是最容易成功的一个时代!现实的职场中,工作3年以内遇到职业问题的,占了77%,属于职业规划的“重灾区”。真正清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并知道如何行动、全面提升和发展自己,没有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困扰的,只占了3%。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了完整的职业规划,并愿意朝着目标积极行动,97%的人都不是你的对手,你完全可以无视他们的存在。剩下的那3%,你也完全不必害怕,因为中国的企业有足够的空间和机会,完全能够让你与这3%的人共容。那么,既然成功这么容易,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人失败呢?因为,最厉害的那个对手,其实就是你自己!如果你没有前瞻意识,只顾眼前,从来不考虑未来;或者只是停留在“想一想”的层面上,而从来没有真正行动过,那么,你将永远打法打败这个对手!你现在的失败状态,仍将持续!成功,将永远会与你无缘!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未来的路如何走?家庭的责任谁来承担?你是想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还是想成为“啃老”或者“蚁族”中的一员?成功与失败,你到底如何抉择?你又凭什么保证成功?你是否做好了积极行动的准备?什么时候行动,是现在,立刻,马上;还是想活着潇洒、安逸一些,等着“以后再说?”你现在的选择,决定了你未来的成长。如果你现在后悔,那么,你以前的走的路肯定是错的;如果你不想再后悔,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要认真走好每一步,不要再稀里糊涂地过日子!否则,你肯定会成为最失败的那个人!  

“设计规范”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附常用设计规范)

很多设计师的入门都是从设计规范开始,我也不例外。无线当道的时代,两大移动系统 iOS、Android 都为设计师提供了详尽、完善、高质量的设计准则:《iOS Human Interface Guildeline》以及《Material Design》。 我们经常听别人说某种设计风格、规范是“设计语言”,比如 Google 的 Material 设计语言。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用“语言”来描述设计规范? 我的解读是:因为设计规范其实是在某种条件限定下,对设计的穷举和设限。 不要一听到“设限”就感到反感。 道理很简单,就像26个英文字母和88个钢琴琴键一样,有限的个体可以组合出无限的事物。设计语言就是如此,在统一的风格下给予色彩、元素、功能组件,像乐高积木般让用户拼出各种各样的产品、界面。 说了这么多,似乎所有设计师都认同规范和设计语言的重要性,但我今天想说的,恰恰是——设计语言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 先来看一个例子 这是网易严选中的两个页面截图,分别是首页焦点图和详情页的商品图。可以看到,焦点图的轮播指示器和商品图并不是一种样式。 经常买买买的用户可能知道,很多商品图也会采用左边的方式设计指示器,比如天猫淘宝就是。 在某设计师的产品分析中提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同样是多张图片的指示器,不应该采用不同的交互组件,应当换成统一的一种。原因是,建立并遵循统一的交互规范可以降低用户认知成本、复用组件提升开发效率。 乍一看很有道理,也是很多培训、讲座中所教大家的必须遵循设计规范,以及那诸多好处。但实际上,问题却比想象得复杂。 我先来问一个问题:上面例子中,两个指示器为什么要统一成一种? 你可能会回答我要建立、遵循统一的交互规范。 那么,为什么要在这两个完全不同的场景下建立使用同一套规范?如果我不说,有多少用户能够发现这两者的交互视觉差异?即便发现了差异,是否会因为差异带来了额外的认知成本,进而降低了购买效率? 如果你只认“必须遵循交互规范”的道理,可能无法回答我的问题。 事实上,两个截然不同的场景就完全没有必要“统一”。 对于首焦图来说,往往是运营配置的,可以人为保障100%不出现单张图的情形,所以,采用多点式的指示器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想象一下,如果只有一张图呢?这对商品图来说是非常有可能发生的。 不用多说,上图的对比就说明了问题所在。 退一万步来说,即便商品图像天猫淘宝一样要求传多张,两个场景使用不一样的组件,但这两个组件都能够被用户所理解,我同样觉得没有任何问题。 再来看第二个例子 在 Android 设计语言中,有这样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东西,通常用于某种行为后的反馈通知,它叫做 Toast: 在 iOS 的设计语言中,是没有叫做 Toast 的组件的,只有相近的 Alert: … 继续阅读

马云身价不到他的一半,创业连亏20年,如今冲击世界首富!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说:未来,马云会取代我成为世界首富。 当大家以为世界首富即将换成中国的“电商教父”马云时,来自美国的“电商之父”,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即将冲击世界首富的位置。 贝佐斯以756亿美元的身家,力压巴菲特成为世界第二大富豪。而4月5日,亚马逊股价周二收盘上涨近2%,突破了900美元大关,贝佐斯身价也跟着上涨,有望冲击比尔盖茨世界首富的位置。 从1995年到2016年,只出现过4位世界首富。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1995~2007和2009及2014,2016年;投资大佬沃伦·巴菲特:2008年 ;巴西电信巨头卡洛斯·斯利姆·埃卢:2010~2013年;西班牙商人,Zara创始人阿曼西奥-奥特加:2015年。 也就是说,贝佐斯即将成为1995年以来,第5位世界首富。 创办亚马逊,成就“电商之父” 要说世界“电商之父”,非贝佐斯莫属! 1995年,互联网蓬勃发展,每年竟以2300%的惊人数字在增长,贝佐斯敏锐的发现互联网才是未来,于是他辞职创业,从纽约搬到了微软所在的西雅图,用爸妈的30万美元全部积蓄——在租来的车库中,创建了Amazon.com。 这就是全球最早的电商平台,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也被称为“电商之父”。 亚马逊从网上卖书开始,很快就称为美国第一大图书零售商。为什么扩大规模,亚马逊不断烧钱,创下了连续20年亏损的记录。但亚马逊也从单一的图书销售,延伸至各个类目。 1997年5月15日,成立仅仅2年的亚马逊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成长最快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成立20年后,从线上书商到万有商店,击败实体书商和沃尔玛,贝佐斯几乎创造了“电商”这个词。 公开资料显示,到了2015年第二季度,亚马逊的营收增长了20%,利润达到9200万美元,市值一度达到2670亿美元。至此,亚马逊超过沃尔玛,成为市值最高的零售商。 目前,亚马逊的市值高达4000亿美元,超过阿里巴巴和京东的总和,成为仅次于Google的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 即将冲击世界首富,马云身价不及他的一半 从2007年开始,贝佐斯的财富排名不断上升,到2016年,他成为全球第四大富豪。 如今,亚马逊的股价还在一路飙升,贝佐斯很有可能超越比尔盖茨的860亿美元,成为世界首富。 而马云2016年的身价是227亿美元,贝佐斯是756亿美元,不及他的一半,不过蚂蚁金服还没上市,目前估值600亿美元,如果上市,马云的身价很可能再翻一倍,虽然可能还不能超越贝佐斯,但是绝对是稳坐中国首富的位置。 马云和贝佐斯都是极具远见的战略家,一个世界“电商之父”,一个中国“电商教父”,可以说,都开创了各自的伟大事业。 亚马逊近期刷爆朋友圈的黑科技视频   亚马逊创始人的六条管理哲学 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是一位杰出的企业领导人和创新者,十分注重企业的长期发展。贝佐斯的许多管理哲学都值得我们借鉴。 例如,他提出的“逆向工作法”要求一切从顾客的需求出发,而非根据现有技术和能力来决定下一步动作。在这些管理哲学的指引下,亚马逊如今市值近4000亿美元。 以下即是贝佐斯驾轻就熟的六条管理哲学: 1、写下新创意 在亚马逊,高管会议一开始并不是电话会议或PowerPoint文稿演示,而是阅读,大量阅读。据《财富》杂志报道,贝佐斯说集体阅读有助于保证团队的注意力不会被分散。 对于高管来说,更关键的则是写作备忘录的技能。他说:“写出完整句子的难度更大。它们有动词。段落又有主题句。如果没有清晰的思路,你根本无法写出一篇长达六页、叙事结构的备忘录。” 贝佐斯通过要求团队成员将一切记下来,就能让他们全面考虑一个创意的每个细节,令其在未来的几年里更经得起考验。 2、让团队成员成为企业主人 相比硅谷其他科技巨头高薪酬高福利的员工激励手段,亚马逊更推崇“精益经营”模式。它不向员工提供免费的午餐,相反,会将薪水压得很低,甚至有传言亚马逊曾将门板当作办公桌使用,而非价格高昂的现代化办公工具。但这并不意味着亚马逊员工报酬不丰厚。 亚马逊更喜欢用期权而非现金激励员工。贝佐斯在1997年致股东的信中称:“我们很清楚,亚马逊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吸引和留住员工,每一名员工都希望成为主人,因此就应该让他们成为主人。” 3、遵循“两个披萨原则” 贝佐斯坚持不惜一切代价避免自满情绪。《华尔街日报》曾经报道,一位亚马逊前高管回忆说,在一次活动上,有几位经理建议员工应该加强交流,但贝佐斯站起来说,“不行,交流是可怕的!” 相反,贝佐斯主张企业应该实行分散管理,甚至陷入无组织状态也无关紧要,只有在这种氛围下,独立思考才能在与集体意见的较量中占得上风。 他认为,要让团队尽可能的小,同时适度限制员工之间的交流。贝佐斯说,他对“两个披萨原则”推崇备至:如果两个披萨都喂不饱一个团队,那说明它太大了。 4、专门拿出时间来思考未来 … 继续阅读

“神一般的男人”:他是谷歌2900亿遗产指定继承人,逼前妻2年生5个试管婴儿,还和双性恋交往。。。

近期,全球排名第十二位的钻石王老五,埃隆·马斯克上了三次头条。 一次是他的私人火箭公司SpaceX,又拿下政府1亿美元的单子,准备替政府发射一枚GPS卫星。 ▼ 一次是他撂狠话,发誓100天内造出能支持一个州的超大蓄电池,解决澳大利亚供电危机,否则不要钱。(因为南澳大利亚州经常停电,一停就是两星期,马斯克主动揽了事儿,还说如解决不了,2500万美元的设备成本钱不要了。) ▼ 最后一次是,被爆出和著名男星德普刚刚离婚3个月的妻子约炮,没错,就是辣个被称为“美国版马蓉”的艾梅柏·希尔德,此女还是个双性恋。。。 ▼ 说起马斯克宏伟的商业帝国,那是牛逼的一塌糊涂,28岁就成了亿万富翁:到今天,马斯克至少创办了三个足以改变行业的科技初创公司——特斯拉电动汽车是其一,在这之前有电子支付的鼻祖Paypal,和特斯拉同行的有正在努力实现太空旅行的SpaceX。此外,还有一个你可能没有听说过的SolarCity,这家公司利用在民宅屋顶铺设的光伏发电装置,早在2013年就成为了全美第二大商业太阳能发电公司。 取得如此多成就的马斯克,用三两句话根本不足以描述他的彪悍人生。那么,这个被称为“钢铁侠”的男人,究竟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秘密呢? 求学时代 埃隆·马斯克1971年6月28日生于南非比勒陀利亚,现拥有加拿大和美国双重国籍。 马斯克的母亲梅伊是加拿大人,是一个名模,还是作家和营养师。父亲埃罗是南非的一名电气及机械工程师,拥有赛马、游艇、几处房产甚至一架塞斯纳飞机。1980年父母离婚后,马斯克主要随父亲生活,他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马斯克天赋过人,自幼喜欢读书,经常一天花10个小时来读科幻小说。妈妈梅伊说:“他八九岁时已经把《大英百科全书》全套书都啃完了,而且能记住其中的内容!”10岁那年,马斯克买了第一台计算机,并自学了编程。12岁时,马斯克赚到了他的“第一桶金”,以500美元卖掉了自己编写的一款太空游戏Blastar。 难以想象,这样的神童竟然是校园欺凌的对象。马斯克经常纠正同学的事实错误,虽出于好意,但同学觉得他自大无礼,反而疏远他,欺负他。有一次,学校一群坏小子把他推下长长的楼梯,殴打他直到他昏迷过去。 他的妹妹托斯卡说:“马斯克诚实得近乎残忍,有时你会觉得‘这也太伤人了吧’,但他其实并没有恶意,也不想让人难过。他喜欢别人对他同样诚实。” 18岁那年,马斯克获加拿大国籍后移居该国,并于次年进入皇后大学学习。这个讲话带南非口音的小伙子,遇到了比自己低一级的学妹贾丝汀并展开追求,她后来成为他的第一任妻子。贾丝汀长发细腰,酷爱写作,梦想当一个作家,她对马斯克的印象是:“绝对是科学家那一款,精于数字、商业和逻辑。” 在皇后大学读了两年书后,1992年马斯克拿到奖学金转学至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他从宾大沃顿商学院毕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后,又留校一年拿到了物理学学士学位。 马斯克读大学期间,全部精力都花在学业上,妈妈时不时需要提醒他找点东西吃,每天换干净袜子。他的室友罗西说,上大学让马斯克“变成一个更好的人”“现在他学会开玩笑了”。 1995年,马斯克前往加州硅谷,打算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应用物理与材料学博士学位,不过,他入学仅两天就辍学了,因为“他无法忍受旁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自己却置身事外”。 于是,马斯克读博第二天便辍学创业。 创投生涯 当时,马斯克和弟弟卡姆巴用老爸的2.8万美元作为启动资金创办了Zip2公司,一个帮助报纸把内容和信息发布到互联网上的平台,《纽约时报》和《芝加哥邮报》都成了他们的客户。马斯克想当CEO,遭到董事会的反对而未能如愿。 1999年,美国电脑制造商康柏公司以3 .07亿美元现金和3400万美元股票期权收购了Zip2,年仅28岁的马斯克成了千万富豪,他从这宗并购交易中拿到了2200万美元。 有钱后,他先给自己买了一套豪华别墅、又买了一辆100万美金的迈凯伦F1超跑、还买了一架小型私人飞机。 再后来觉得不过瘾,他还花过100万美元重金,买下了007电影《海底城》里的一台水下潜艇超跑,买回去研究怎么把它变成产品。 此后,马斯克投资1000万美元与人合伙创办了X.com,主要从事在线金融服务和电邮支付业务。为解决在网上快捷转账业务上的竞争,2000年,X.com与PayPal的母公司Confinity公司合并,并于次年将公司名字改为PayPal。 2002年,公司上市并被eBay收购成为子公司,由于马斯克是PayPal的最大股东,拥有11.7%股权,所以拿到了其中的1.65亿美元。 卖掉PayPal之后,亿万富豪马斯克进行了一系列最不明智、最不可思议的商业冒险,涉猎的行业都是罕有成功先例的前沿领域。马斯克开发及设想的高科技尖端产品包括:颠覆传统汽车概念的新能源汽车特斯拉,实现人类太空商业旅行的SpaceX,家用屋顶光伏电站,还有从旧金山到洛杉矶只需要45分钟的胶囊火车方案等,而这其中任何一项技术的成熟并规模化,都将改变人类的生活。 2001年,马斯克策划了一个名叫“火星绿洲”的项目,拟把一个小型实验温室送上火星,在火星上种植农作物。 2002年6月,马斯克成立了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出任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技术官。他自掏腰包向SpaceX投资1亿美元,用于研发运载火箭,他的远景是未来进行星际移民,打造人类真正的太空文明。他曾表示,自己最大的梦想是在火星上建立殖民地,届时可支持8万地球人移民。 2004年,马斯克向马丁·艾伯哈德创立的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汽车投资630万美元,条件是他出任该公司的董事长,并拥有所有事务的最终决定权。他说:“过去多年以来,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生产电动汽车是一个愚蠢、疯狂的主意。但我却不同,我看到其中的巨大前景,所以我进入了。”马斯克早就对电动汽车很感兴趣。当年他去斯坦福攻读博士学位,目标就是研发给电动汽车供电的超级电池。 2006年,他个人出资1000万美元,创办了SolarCity,由他的表弟Lyndon Rive担任CEO和联合创始人。其目标是让千家万户使用太阳能发电系统,“加速可持续能源时代的到来”。SolarCity现为美国太阳能发电系统供应商龙头,在加州、亚利桑那州和俄勒冈州的500个社区提供服务。 2013年8月12日,因为对“造价高、速度慢”的加州高铁项目深感失望,马斯克提出“Hyperloop”(超回路列车)的新型交通概念。这是一个假想的亚音速浮空列车系统,乘客理论上能在30分钟内跨越560公里的距离,比商用飞机速度还快。目前已有多家公司致力于推进超回路列车的研发。 2015年12月,马斯克创办非营利组织OpenAI,研究对人类安全、有益的人工智能,让所有人都可以使用。 创造历史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马斯克也在这一年迎来了他人生的低谷。他的火箭三次发射都失败了,数千万美元的投入就这样随着爆炸的火球付之一炬,这还不算是最糟糕的,更严峻的是因为投入成本过高,Tesla也濒临破产。 不过,幸运之神眷顾了马斯克。 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参观特斯拉工厂。特斯拉同年成功获得美国能源部4.65亿美元低息贷款。 … 继续阅读

海底捞年赚30亿,联合创始人施永宏首次公开这5个小秘密!

说起海底捞,首先让人联想到的就是成功企业、变态到极致的服务。在自媒体行业津津乐道的也是极致服务温暖人心,独家管理模式让员工甜到心底,心甘情愿为企业卖命。 上个月底,在2017中国连锁餐饮鹏城峰会上,海底捞联合创始人施永宏深度解密了海底捞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5个关键点。 1、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教会员工? 稍微熟悉海底捞的人都知道,海底捞是一个特别注重培训的企业,从初级员工、中级员工到领班、大堂经理,每个级别都有培训,而且还成立了海底捞大学。 对于培训的目的,施永宏是这么说的: 培训有两个好处,一是优化员工的沟通能力,二是让上级发现最有潜力成为管理者的人,这才是最重要的事。培训并不是教会大家做什么,因为教是教不会的,一个人的习惯是很顽固的,短时间想改变他是很难的。 那为什么要培训呢?是为了告诉你应该这么做,可以这么做。但每个人学出来都是不一样的。 大多数人认为,餐厅服务员不就是端端茶、跑跑腿吗?然而并不是,有做餐饮企业培训的人说“服务员不是谁都能做的,最好的服务员是天生的——天生会微笑、天生会来事儿,天生有眼力见儿,这样的人是天生的服务员,要把他们挑出来。” 这样看来,海底捞做企业培训就是为了挑人,找那个适合做服务员的员工。 2、海底捞考核办法并非领导制定的 可能令很多中小型企业头疼的问题就是:制度挂在墙上,办法活跃在口头上,落到实处就相当困难。 特别是绩效考核,很容易在管理者和员工之间打拉锯战,说到做不到,引发员工的不满情绪。 在施永宏看来,这可能就是绩效考核体系的问题。 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其关键是:考核点一定是考核者和被考核者一致同意的,肯定不是领导坐在办公室或者在网络上搬抄出来的。不在一线工作的领导直接出考核方案,是执行不到位的。 施永宏说“最开始我们做绩效考核的时候,我在办公室写两个字就写不下去了,不知道怎么考。我把收台员叫了过来,让他来说他的标准是什么,我问这样考核行不行,他说没问题——考核办法一定要符合业务实际,大家才认可你的标准,否则员工一定说执行不了。” 施永宏还分享海底捞曾经犯过的一个管理错误,就是把理论考试当做绩效结果的一部分。员工总分包括“理论分+实践分”并对应薪酬。后来发现海底捞员工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有人实践操作非常好,但是理论考试就是不能通过。 后来海底捞把理论考去掉了,考试是考试,是培训的一部分,是告诉员工做事的方法。绩效是绩效,是员工工作的最终效果。 总之一句话“培训是我的事,用不用是你的事,我只看结果。” 3、考核并非是不同衣服不同级别的人在店里巡场 在考核中,为了确保考核的公平性、合理性,谁来考核、怎么考核就是很重要的一个人设。 很多企业采用的方法是人力资源部考核,直白的说就是管理者穿着区别于员工的衣服挑挑毛病、指点江山。 施永宏直言,这也是一大误区。“考核者一定得是懂业务的人。我们以前也是人力资源部来考核,后来发现职能部门的人坐在办公室,哪有资格考核业务部门?” 在海底捞,考核者并非一定是领导,却一定是深入现场接触顾客的,一定是在给客人的服务的过程中,来考核一个员工或者一个门店,而不是晃来晃去在店里东看看西看看来做所谓的巡场。 施永宏举例说,假如在店里发现一个客人杯子里没有水,如果是巡场考核肯定是先扣分。但有这样一个情况,服务员主动去给客人倒水,客人说不要了,这种情况考核人直接扣员工分合适吗? “我们有个副总到日本的门店去做考核。有个店长叫谢秀珍,很受顾客欢迎。副总在想着工作,然后给日本客人服务。客人问谢秀珍在哪里?副总说在中国。其实客人想问的是洗手间在哪里。” 这个案例很好笑但可以观察到,海底捞副总级别的管理者,都是在桌边给客人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进行考核的。 4、工资为什么涨不上去? 一个餐饮门店,留人是一个很重要的技巧。人少,高峰时忙不过来,如按高峰期配置,不忙又会出现人力浪费。钱少,留不住人;钱多,企业吃不消。 这表面上是多寡问题,实质上是效率问题。施永宏直率的回答。 在门店人员配置上,门店当然想人越多越好(干活轻松),总部一定是希望人越少越好(要控制成本),所以这就形成了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矛盾。 关于工资,施永宏说“我们想给员工涨工资,又往往涨不起来,是因为我们没有把员工的效率提高。” 为了提高效率,海底捞在西安第一个店试点计件工资时,108张桌子,人员编制224人,日均翻台率6.1,这意味着一天要做700桌左右。传菜组每天都在飞奔,才收一筐碗进去马上又端菜出来,平时要6个人,周末还加两个钟点工。 店长说总部定的人太少了,240个才够用。结果实行计件工资后,从224个变成了190个。工资一下就提上去了。 “所以你看,员工出来是怕累吗?不怕。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根本不怕累,出来就是想挣钱的,哪怕现在90后、00后出来工作也一样想挣钱,不要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对钱不在乎,其实是很在乎的,因为餐饮行业本身薪酬不高。 这一测试过程海底捞花了14个月,投入了大量管理者来做计件工资。 企业想提高市场竞争力,员工想提高自身的薪酬,这样所有的服务要求才会落实。不然2000元的工资怎么能落地?你说对客人好一点,他说累死了怎么对客人好?往往问题就出在这里,效率低下导致服务水平低下。” 目前,海底捞初级员工3000多元,中级员工4000多元,高级员工5000多元,今年又定了超高级,可以拿到10000元以上……有这种薪酬结构,团队就会非常稳定,企业就有竞争力。 曾经张勇也说,我不想因为考核利润导致给客人吃的西瓜不甜、擦手的毛巾有破洞、卫生间的拖把没毛了还继续用。那么他们考核什么?考核客户满意度、员工积极性、干部培养。 所以那些餐饮行业把最常考核的指标(KPI),比如利润、利润率、单客消费额、营业额、翻台率,海底捞都不考核。 5、海底捞看不上自己的人,总是找空降兵? … 继续阅读

他一战赚了450亿美元,他说公司要找有天分的人!

Facebook的诞生 对我个人来说,我一直觉得世界上最有意思的是人和人类的运作方式。大学的时候,我读的是心理学和计算机,而心理学教会我的一点就是大脑里有很多区域是专门为了理解人、理解语言、互相沟通、理解面部表情等设计和服务的。而我在2004年刚开始观察互联网的时候,发现你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几乎任何东西,比如新闻、电影、音乐、材料等等,但是对于人来讲最重要的部分,“其他的人和他们在发生什么”是不存在的。 而为了知道身边的人在发生些什么,你需要去建造一个新的能够让人们去更新自己状况的工具。比如曾经为了想要选什么课好,我建了一个叫做“Course Match”的工具,你可以在里面输入你选择了什么课,也可以看共同选这门课的人有谁,或者他们对课程的评价等。 而让我惊讶的是,人们愿意花数小时的时间去点击这些课程,查看这些信息。这还只是人和课程的信息而已,人们对这些东西感兴趣难道不是太有意思了吗?毕竟这些东西只是枯燥的文字信息,并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 但这让我明白,人们对于知晓身边的人和事有着极度的渴望。 当然,在真正做Facebook之前,我在哈佛读书的过程中还做了大概十多个其他类似的小东西,这些东西最终都或多或少的被融入了Facebook。 开始并没有想过会成立一家公司 做第一版Facebook的时候是因为这是我和一些朋友想要的东西,就是一个能够让我们和周围人产生联系的工具,而我完全没有想过这会成为一家公司。我对第一版本发行时那晚的印象非常深刻:我出去和几个现在还在Facebook工作的朋友吃披萨,我们聊到说未来可能会有人为整个世界做一个类似Facebook的社群,那应该会是一个伟大的公司。 但明显,我们没有想到那会是我们自己。我们并没有想要做一家公司。我们只是做了一个觉得对学校有点用的东西。 与我做的其他十多个东西不同不同,我们一直坚持把Facebook经营了下去。像前面提到的Course Match和其他一些课程工具之类的,就达成了他们的使命后我们就不再继续管了。而对于Facebook,人们太爱它了,并且在持续的使用它。我记得在几周内,三分之二的哈佛学生就都在Facebook上了,另外的MIT之类的学校的人都开始给我们写邮件让我们在他们学校开放Facebook,而我们就真的按照他们说的继续做了。 我们一开始的时候真的没有想过要做一家公司,我们只是不断随着人们的需要去做,而这引导着我们不断进入新的学校,并且最终跨越到学校之外。 到一定程度之后,当我们雇佣了一大批人的时候,我们才决定要做一家公司,目标就是连接这个世界。但这并不是我们开始的时候所想的。 创业应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 我一直觉得你应该从你想要解决的问题开始着手,而不是从你决定要创业这件事情开始。 而且,最好的公司都是那些立志想要带来一些社会影响和变化的,哪怕那个社会影响只是很小的一点。而不是那些想要赚大钱的或就是因为有人手所以随便开家公司的。 所以我也一直觉得这是和整个硅谷有点相反的想法,在硅谷人们总是先决定要创业再决定要做什么,这在我看来是非常本末倒置的。 对于真正创过业的人来说,他们知道创业本身是件非常难的事情,而真正让你能够坚持下去的是相信你在做的事情并且知道你在做的事情是在创造价值的。而这,就是我认为的伟大公司的由来。 收购提案带来公司低谷 对我来说,Facebook最难的部分是当Yahoo要花重金收购公司的时候,那是一个分水岭,在那之前我们只是想什么是正确的事情,并且去完成。 我们开了很多学校,开了高中,又走出了学校,我们做了很多照片的功能,因为我们觉得这就是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这样才能帮助人们表达自己,并且知晓更多身边的人和事。但当Yahoo要十亿美金收购公司的时候,公司刚成立几年,只有1000万的用户。我们没有很明显的可以说我们能够变得更加成功多少。 那个时候,我们才真正考虑公司的未来,“哇,我们在做的事情难道有这么厉害和有意义?”我们如是想。这也引起了公司内部还有和股东间的一些有趣的对话,最后,我和Dustin决定“不行,我们认为我们可以走出学校,连接更多的超过这1000万用户的人。我们可以做的更好,并且真的做成这件事。” 所以我们就以此为目标行动,但是也真的带来很大压力,因为非常多的人觉得应该把公司卖掉。而对于很多加入创业公司的人来说,我觉得当时自己在沟通上并没有做的很好。我们只是每天出现在公司,并且继续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所以对于很多早期加入的人来说,他们并不是和我们站在一边的。对于他们来说,加入一家创业公司几年,然后以10亿美元的价格卖出,这简直就是本垒打了。我明白这点,但我也觉得没有沟通好我们要做什么造成了这种极大地对抗压力。所以,最痛苦的不是拒绝Yahoo的Offer,而是那段时间公司内部有大量的人离职,他们不相信我们所做的事情。在拒绝Offer后的一年内,所有的管理层都走了。 拒绝被收购,梦想终实现 我特别幸运的是最终我相信的东西实现了,而且实现的速度非常快。那件事情是2006年夏天的时候,而再下一个月我们就发布了“News Feed”,10年过去了,这是世界上被使用最多的产品之一。再之后,我们对世界上所有人开放注册,这让用户迅速增长。所以,在拒绝Offer的几个月之内,我觉得就已经证明了我们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但我觉得,从那以后,还是有很多更难的决定要做,你要赌上公司未来的方向,或者是赌上几亿美元的花费在一些事情上面,而也许在5到10年以后你才能知道当初的决定是否正确。这些都会比当初那个决定更艰难。 基于观察和数据做出重大决策 推出新产品: 首先我觉得如果你把事情做得足够好,你是不需要做看起来很大的很疯狂的决定的。你可能更需要一点点的随着社群一起演进。比如以News Feed为例,这本身虽然是一个大的转变,但这个转变是在数年之中不断观察得出的,在这期间我们一直在观察用户的使用行为。所以像一开始的时候,Facebook是没有类似News Feed这种能够看到其他人分享信息的产品的。 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只有用户页面,然后我们发现用户们最常见的行为就是到处点来点去。他们会点到不同的用户页面里,甚至几百个之多,就是为了看他的好友们的资料有什么新的变化和更新。我们从中学到人们不止是对找到一个人或了解一个人感兴趣,更是对这个人每天的状态更新感兴趣。所以一开始我们做了个产品,可以显示你的哪个好友又更新了页面,所以至少用户可以知道该点进谁的页面去查看。然后,第一版的News Feed非常简单,基本它就是把用户更新的内容按顺序放到你的首页上。 所以我觉得如果事情发展的都顺利,通过使用量化的数据并且结合质的反馈就可以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然后你就可以利用直觉去决定该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并且依据这些假设去进行实验,得到更多的数据和反馈,不断修正到知道该如何去做。 收购决定: 另外,我们花了大价钱买来了Oculus。我是觉得如果我们做的足够好,能够在内部做好这个事情,那么也许就不需要做出买下Oculus这个决定了,但是问题就是我们没有做好。而且,Oculus的团队是目前为止这个领域最天才的团队,所以收购的这个决定就是合理的。但总之我觉得,作为CEO你的工作职责之一就应该是不要把公司放到必须要做疯狂的决定才能生存的位置上。当然,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你不可能在所有事情上都有优势。所以,和骄傲、不承认你过去可以做的更好比起来,勇敢的做出重大的决定会更好些。 通过授权与试错优化产品 核心就是建立一个专注于快速学习的公司。公司本身是一个学习性的组织,你做的决定可以让他学的更快或更慢。在很多情况下,建立一家公司也像遵从很多科研方法一样,要不断的尝试大量的假设推论,如果你的实验设计构建的足够好,你就会学到下一步该怎么做。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哲学方法。 … 继续阅读

这10个技巧,立刻提升你的谈话能力

导读:谈话是每个人一生的功课。曾经有科学家做过统计,人这一辈子和别人说过的话,是一个天文数字,以至于最后科学家用一个词给了一个科学的结论:数不清。这还不包括自言自语的部分。会不会说话,也成为评判一个人情商高低的指标之一,如何跟别人沟通?如何让谈话更有效果?本文总结了10个技巧,先试试看。 如何才能让这些和别人说的数不清的话有效果,而不是废话呢?我帮助大家整理了这篇“如何谈话更有效果的十个技巧”,希望有所帮助吧。 1、关注当下,避免想法迁移 我们职场交流往往有一个习惯,就是容易在交谈过程中因某件事情而引发想法的迁移。当与他人沟通时,往往会因此引发自我的联想、经验的触发,注意力因此会从谈话上转到自己的念头上,这个时候对方的话实际上是没有听进去的。 也有些伙伴会因为事情比较多,在一个谈话进行的同时,脑子里还在转着七八件其它的事情,比如一会儿这个会完了,我要去看看老板在不在,我有一个想法太好了,一定要记住,一会儿要问一下……无论发生哪一种情况,我们的注意力在这个时刻都已经发生了迁移,这样的结果会使谈话效率低下。 规避这种情况的办法只有一个:处在当下,活在当下的情境中,抱着好奇心与对方交流,不要操心这之外的事情,那些都与谈话无关,当下最重要的是你面前的这个人。如果不能够做到,说明你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还不如立刻中止这个谈话。 2、不要好为人师 随着经验的越丰富,我们越愿意分享自己的经验,我们好期待自己的分享能够给他人带来帮助,但却忽略了交谈的对方并不是这样想的,他需要有一个人好好谈谈,却并不需要你教给他什么。 假设你想在交谈中表达自己的观点,那么用探询的口气,远比那种高高在上的、过来人的、不可辩驳的、掷地有声的口气更容易引发大家的共鸣。因为任何一种那样的表达都可以迅速关闭掉谈话的大门。 你还需要了解,每一次谈话其实都是一个独特的学习机会,你的学习首先来源发自内心的交流。比尔伊奈说:“每一个你将要见到的人都有独一无二的东西。” 3、尽量不要用“不”开头 谈话中引起对方注意的最好方法是说“不”:“你的观点不对、你的意见我不同意、我反对你的意见……”长期的教育使我们相信事情是二元论的,尤其是面对重大事件的时候,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手握着唯一正确的观点。因此习惯性的先否定对方,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却不知,这种表达意见的方式会使谈话走向争论、对抗、辩论,最终可能会以不愉快的一拍两散收场。 如果你想表达自己的立场,那么直接表达自己意见就好了,完全没有必要否定他人的想法。 4、使用开放式的问题 开放式问题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打开我们的谈话,让更多的想法、思考与意见获得表达。我们可以选择用“谁、什么、何时、何地、为什么或如何”来做开放式提问。封闭式的提问会让答案限定在很小的范围。我们在婚礼现场采访新娘:“你现在感觉到幸福吗?”答案只有“是”或“不是”;如果我们这样问:“是什么让你笑的这么开心?这种感觉是什么样子的?还有呢?”效果显然不同。 开放式的问题,更容易让对方描绘具体的情境,获得更深入交谈的可能性。 5、让想法“涌”出来 一个好的谈话进行的过程中,好的想法是“涌”出来的。这个词是我在一次读书会的现场强烈感受到,并且脱口而出的。那次的读书会上,我们的关注焦点一直在讨论的话题上,思维像飞一样,大量的想法都从脑海中迸发出来,不是在其它人发言的时候头脑里转的那些,而是在现场被其它人的谈话所激发自然而生发。我后来用“涌”这个词做为总结发言,在场的伙伴们都很认同。 “涌”的关键在于,当他人发言的时候,你要关注于谈话本身,而不是关注于一会儿轮到我发言的时候,我应该如何措辞。让一切顺势而为就好,因为每个人都是生而不同的,当你不需要和别人找寻观点不同的时候,就是差异的开始。 6、如果你不知道,就说你不知道 夸夸其谈者一定不是一个受欢迎的谈话者。可能有的伙伴希望自己为大家所重视,但最好的办法是在谈话过程中谨言慎行。别因为自己的莽撞成为不受欢迎的,也不要因为不懂装懂影响到大家的情绪与氛围。毕竟没有不透风的墙。 如果不知道、不了解,那么就直接说出来,正好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的机会。 7、不要把自己的经历和别人比较 曾经发生过一件事,当一个朋友和我说起在上海高架桥上被三辆车追尾事故的时候,我顺势提起了前两天被大巴车冲撞的事故,然后开始介绍我是如何处理的、当时遇到了哪些困难的、后来怎么交涉的等等。一番谈话之后,才发现我说了很多,而关心他却很少,甚至于最后他是自己开车被追尾,还是坐出租车被追尾这样简单的事实我都没有搞清楚。后来才知道,原来他是想告诉我,他们不但很好地处理了这件事,还共同建了一个“高架追尾群”以纪念他们认识的日子。 慢慢地发现任何人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当你的朋友谈起他的经历时,我们需要做的是认真听,不要急着和自己做比较,也别着急地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他人,对于他来讲那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因为你就是你,他就是他,生活轨迹完全不同,才有了大家交流的必要和可能性。 我们没有必要通过谈话,证明你有多能干或者你有多痛苦,甚至于通过谈话推销自己。 8、尽量别重复自己说过的话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是前些日子微信朋友圈里的一个梗。不过如果你在谈话的时候,不断重复自己说过的话,恐怕大家对你的观感会有所改变。人们会觉得你是一个很强势的、咄咄逼人、不那么容易打交道的人。在家里、在工作中,这样的交流方式会让其它人远离你,谁又愿意和一个不断强调事情重要性的人在一起呢。 9、简明扼要,别说废话 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尤其是当对方表达出对你的事情感兴趣的时候。我们总是容易犯祥林嫂的错误,事无俱细的把细节陈述给对方,可谁又会真的在乎呢。谈话中尽量做到简明扼要吧,那些无关紧要的细节越少越好,人们其实真的不关心你的那些细节,他们更关心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和你在一起能够产生什么样的联结。留出时间给大家做更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更有助于这些效果的达成。 10、认真倾听 柯维博士曾经说:我们大多数人不是为了理解而倾听,而是为了回应倾听。在会议室里,我们有多少的倾听是为了理解对方的立场与观点,而不是为了反击、抓住对方发言的漏洞以给他致命一击?如果我们面对面坐在一起,却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让自己成为会议的中心与焦点,这不恰恰与谈话的性质背道而驰了吗。 像孩子一样抱有一颗好奇心,发现、聆听、探询每个人的观点,深深地知道每个人背后都有不一样的精彩。让我们尽量少说话,随时准备好大吃一惊吧! 你做好准备了吗?

不要忽视色彩在手机APP设计中的作用

就重要性而言,在app应用中色彩元素扮演的角色仅次于功能。 人与计算机的互动主要基于与图形用户界面元素的交互,而色彩在该交互中起着关键作用。 它可以帮助用户查看和理解APP内容,与正确的元素互动,并了解操作。 每个APP都会有一套配色方案,并在主要区域使用其基础色彩。 正因为有无数种色彩组合的可能,在设计一个新的APP时,人们往往很难决定一个效果好的配色方案。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在APP中与色彩相关的重要知识点。 我们将涵盖传统的配色方案模式(单色,相似色,互补色),不严格基于任何一种模式的自定义色彩组合,同时我们还将学习如何为你的APP选择色彩与对比度来增强可用性。 如何选择有效的配色方案 在创建配色方案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品牌色彩及色彩在你所在区域的特殊意义。 有多少种色彩? 保持色彩组合简洁有助于改善用户体验。 一个简洁的配色方案不会使人眼花缭乱,并且使你的内容更容易被理解。 相反,在太多的地方有太多的色彩很容易搞砸设计。 多伦多大学关于人们如何使用Adobe Color CC的研究显示大多数人更倾向于仅依赖2-3种色彩的简单色彩组合。 如何创建方案 那么,你如何选择这2-3种色彩? 色环可以帮助我们。 十二色环图是创建配色方案的重要工具。 有许多预设的配色方案可以使创建新方案更容易,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 单色配色 单色方案是最易于创建的配色方案,因为每种色彩取自相同的基色。 单色的色彩可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产生和谐的效果。 单色是单一色系的搭配,它在色彩的深浅、明暗或饱和度上有所调整而形成明暗的层次关系。 单色方案是非常容易被视觉感受到的,特别是蓝色或绿色。 图片来源:Adobe Color CC   图片来源:Louis Saville   正如你看到的,这个配色方案看起来干净简洁。 相近色 相近色的配色方案是选取相互不冲突的的相关色彩; 一种色彩用作主色,而其它色彩用于丰富该方案。 相近色配色方案是由在十二色环图中相邻的三种色彩创建的。   这个方案相对容易使用,其诀窍是选择哪种颜色作为主调色来突出。 例如,Clear,一款手势操作任务管理APP,它使用相近的色彩,从视觉上区分任务的优先级。 … 继续阅读

五年从0到55亿,三只松鼠靠的是“卖萌”和“污”?

  现在是大数据的时代,我知道如果没有数据,接下来的话是没有说服力的。 先给大家看两个数据的百度指数:零食&三只松鼠 从这个图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近一个月里,三只松鼠的整体搜索指数和移动搜索指数(以网页搜索和新闻搜索为基础得出的数据)都更高!简单来说,在网上搜索三只松鼠的人,比搜索零食的人还要多!三只松鼠在网上的影响力,比零食还要大! 而这个神级IP塑造,竟然只花了不到五年的时间。从2012年的第一笔订单,到2016年全渠道销售55亿,双11不到半个小时销售额就破亿,业内人士纷纷感叹到,三只松鼠发展的真的太快了,它到底是靠什么迅速崛起,又靠什么成为坚果界的王者? 痞子少年的英雄梦 都看到了三只松鼠的迅速崛起,看到了它在业内的辉煌,却没有多少人看到,松鼠老爹章燎原花了18年的时间,才给这个企业开了一个头。 18岁那年,他是老师和家长最不看好的一类,没有学历,喜欢打架闹事,活脱脱一个小“痞子”,直到表哥一天3000的消费彻底震撼了他,他决定,改变现在这样的状态,要做一个有文化的有钱人。从那天起,他苦读营销的书籍,进了国企又放弃,一边创业,一边自学,他去摆过地摊,卖过VCD,开过冷饮店,看着什么赚钱做什么,但是最后却全部都失败了… 三只松鼠创始人兼CEO 章燎原 8年过去了,26岁的他依然一事无成,他似乎有一点灰心丧气了,没有资金,没有机会,但是他有着多年积累下来的营销知识啊。他进了做坚果的詹氏食品有限公司,从搬货跑市场开始,终于在29岁,成了詹士营销的副总。而詹士的成功,却让他找回了少年悸动的感觉,他觉得时机终于成熟了。在2010年创立了淘品牌壳壳果,度过了种种危机以后,他离开了詹氏和壳壳果,开始了继续完成自己的梦想。 2012年,章燎原已经36岁了,经过了18年的摸滚打爬,他终于开始创立属于自己的品牌,三只松鼠,并迅速的崛起。做过多年销售的章燎原,深谙产品销售之道。 用卖萌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很多见过三只松鼠的人,一定很难忘掉这个品牌,袋子上的三只松鼠和名字很容易就形成了一个整体存在了自己的脑海中。当然,光是可爱的包装是不够的,在树立这个品牌之前,松鼠老爹先是塑造了这三只松鼠的形象。 鼠小贱、鼠小酷、鼠小美可不只是包装上的形象,在官方制作的动画中,他们是经营着坚果氧吧的松鼠,他们有自己的性格和爱好,很多消费者都可以在这三只松鼠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也能从中发现很多三只松鼠的产品。 有了这样的前提,三只松鼠卖起萌来就肆无忌惮了,在于客服的交谈中,没有人会称呼你为“亲”,一般都是直接叫“主人”,打包坚果的箱子也叫“鼠小箱”,而称呼自己是“松鼠家”。 很多人网购最喜欢问到的问题之一就是,什么时候才能收到货,而客服的回答往往让人非常受用。 当自己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回复的时候,也会有耐心的解释。 就算是真的物品出现了什么问题,哪里舍得责怪这只可爱的“小松鼠”呢。 赢得口碑从细节开始 确实,能打动消费者的,不仅仅是可爱的包装,贴心的客服,而是在货品的本身。鼠小箱中会附赠的开箱器,果壳袋,湿巾等体验品,这些小小的细节打动了消费者,自发的从营销的受众变成了主体。虽然这些东西看起来会增加成本,但却是最实惠的广告。口碑有的时候比你想象中有用的多,如果一个产品使用的体验不好,绝对不只是损失了一位顾客,反之,如果一个产品的体验相当好,也许就会赢得很多位顾客。 2015年的时候,辣条的搜索量是2013年的30倍,在分析购买辣条用户的感知和评价之后,三只松鼠抓住了辣条设计上的主要元素,就是卖萌和污。 这款产品一推出,在社交网络上带来了120万的话题传播,7个月就卖了481万件,成功的抢了别家辣条的生意… 当然,如果产品的本身有任何问题,就更好说了,只要提出来,就会有一定的惊喜奖励! 从卖萌看三只松鼠的定位 刚刚提到了很多关于三只松鼠卖萌的细节,产品包装,三鼠形象,贴心的客服…所以,三只松鼠就是靠卖萌有了今天的成就的?显然不是!首先,不是每种行业都适合这种策略,也不是行业内每种产品都适合这种策略。比如高端商务用户,如果做得太贴近生活,就会显得档次低,而就算是做坚果的,如果做得是老年人市场,这样的包装也明显不能让消费者买账,这里就要提到三只松鼠的定位了。 像我们之前提到,纯粹以消费人群来进行定位,这样的方法是有问题的。当然,这句话要一分为二的理解,就拿三只松鼠来说,它的现在市场是面向年轻白领人群,但并没有从一开始就宣传,我们的坚果只是卖给年轻白领的!别的人群你们就选择其他的品牌吧。 从互联网上发家的三只松鼠,面向的受众大都是学生和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人,这部分人接受新生的事物强,渴望参与感与体验高,也不认什么老品牌。而三只松鼠进行定位的方法,是通过品牌和营销吸引目标客户,让消费者自行的对号入座。 现在80,90已经成了消费的主力大军,对于现在的消费者来说,产品是有着基础价值和附加价值的,附加价值尤为重要。像是可爱的包装,立体的形象,符合了现在年轻人的审美,售前售后的细致体贴,让消费者增加了与品牌的互动,同时也增加了用户的粘度。 三只松鼠也从默默无闻的品牌,成为了现在年轻人“指定消费零食”,而这些人也会影响到他们背后家庭的购买需求。这样的定位方式,既吸引了本来的人群,又不排斥非目标人群,才能获得如此好的销量。 当然,三只松鼠的成功似乎给创业者们提了一个醒儿。 你的员工,就该是你的粉丝。如果你的员工不够理解你的话,就会觉得称消费者为主人自降一等,其实在三只松鼠中工作的员工大都比较年轻,他们也非常的乐意接受自己是一个“小松鼠”这样的设定,相对来说思想比较开放,也更容易理解怎么去讨好同年龄的消费者,知道他们的需求是什么。 产品重要,包装更加重要。这里的包装不仅仅是指的物品的包装,而是对于整个品牌的包装,从贴心的小赠品,周边,定制礼盒,动画,这些种种看起来不必要的开支,其实打造了一个强大的IP出来,不要担心自己花的钱是多余的,这些投入,会形成产品的附加价值,让消费者们自发的对其进行营销。 其实,对于现在的三只松鼠来说,价格似乎已经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了,有了足够的品牌宣传力度,线下店也会发展的非常顺利,消费者们也不会因为一袋便宜一两块钱的坚果去选择别的品牌,因为,三只松鼠很萌啊!  

稻盛和夫:这2个字,道破公司成功的真谛!

导读:稻盛和夫作为日本“经营四圣”之一,27岁创办京瓷,52岁创办日本第二大通讯公司KDDI,并且两家公司均曾跻身世界500强之列。对于自己成就如此“不可思议”的事业,他并没有归因于自己的个人才华或经营手段,并且他还一直强调自己的天资平平。相反,反复被他提起的却是自己的“经营理念”——靠自己强烈的内心意愿影响员工的内心意愿,进而影响企业命运!“动机至善、过程至善”,是他一生奉为圭臬的座右铭。这篇文章,即是他对自己经营理念的高度总结。 1、看得见的部分和看不见的部分 企业中有看得见的部分,也有看不见的部分。看得见的部分指的是资本金的数额、财务的稳健性、拥有多少包括不动产在内的抵押物,以及技术开发和人力资源等用数字可以量化的内容。看不见的部分指的是领导者的信念或人生观,还有员工营造出的氛围,也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事实上是企业员工内心的反映。或者说,员工的内心意识营造出的氛围就是企业文化。 我认为,与可用数字量化的资本实力、技术实力和人力资源等看得见的部分相比,看不见的部分对经营的影响要大得多。我自己的经历可以轻而易举地证明这一点。 我毕业于家乡一所大学的应用化学专业,当时不过是一名化学领域的技术员,并不是什么陶瓷专家。大学毕业后我参加了工作,在最初工作的公司里我担任主任一职,我和以前的上司—课长、部长,以及我的助手总共7人携手又创办了一家公司。 之前的那家公司几近倒闭,我们的初衷是自己创办的这家中小企业能养活我们即可。我们创办和经营这家公司时想:无论怎样,充其量我们也只能办成一家有两三百名员工的企业,这就算是很大的成功了。可是今天我们的公司已经发展到连我们自己都难以置信的地步:销售额达到2000多亿日元,员工12000人,资本金300多亿日元。我们在美国创建了4家工厂,仅美国员工就雇用了2000多名。 当时我满口鹿儿岛方言,连普通话都讲不好。现在总算能讲普通话了,可是语调还是略有不同。这样一个人,将业务发展到海外,创办并经营着多家工厂,这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总之,我不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人,学历也不过如此而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肯定不会有什么了不起的人才聚集在我这样的人周围,而且我也没有雄厚的资产和资金实力。 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企业获得了惊人的发展,这肯定是因为看不见的部分产生了巨大影响。 2、人类的意识也可以传递给植物 我这么说,大家可能不太相信。下面我想举一个或许有些牵强附会的实例,借此说明人的内心具有多么强大的影响力。 苏联曾经进行过一个有趣的实验,目的是测试植物是否能感知到人的意识,也就是人内心的想法。这个实验是由苏联科学院的心理学家开展的。他们用一盆花做实验,在花上安装测谎仪。科学家先让女助手心中默想“这盆花美极了,太可爱了”,观察植物传递出的波形;然后让这位女助手心中默想“这盆花太脏了,真想把它扔掉”,再观察它的波形。 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安装在盆栽花中的电极输出的波形截然不同。我们都知道,动物能明白人的意识和意愿。猫和狗有时都能看透我们内心的想法,植物同样也能感觉到我们的意识,对人的意识和意愿也会做出反应。 3、每一个细胞都具有意识 我曾拜访过京都大学的一位老师,当面向他咨询了转基因等新课题方面的情况。转基因的实验是这样的:提取包括癌细胞在内的人体的各种细胞,在玻璃培养皿中培植含大量营养成分的培养基,然后把细胞放入培养皿中,使细胞增殖。 那位老师告诉我,他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在放入大量细胞的培养皿中,细胞不断分裂、增殖;而只放入几个细胞的培养皿中,细胞的活动非常缓慢,迟迟不见增殖。他对我说:“稻盛先生,以前我并没觉得你强调的人心有多么重要,可是这项实验改变了我的想法,那些小到只有几微米的细胞,一个一个也都是有意识的。” 单个细胞是没有头脑的。可是对于一个简单的细胞而言,只要周围有自己的同伴,它们就仿佛能感觉到来自同伴的意识一样,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增殖。如果同伴稀少,它们就萎靡不振,迟迟不见增殖。那位老师一脸认真地对我说:“所以,也许每一个细胞都是有意识的。” 那位老师的话和前面谈到的植物实验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们内心有各种各样的意愿,我们很容易认为这些意愿只产生于脑细胞。可是,我们的身体是由数量无限庞大的60万亿~70万亿个细胞组成的,所有这些细胞也许都是有意识的。我们的意识并非仅由大脑的思考而产生。 经营者要担心经营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常听人说:“如果不累到吐血,就成不了一个成熟的经营者。”那么,为什么担心经营中的问题会累到吐血呢?难道担心一件事不只是大脑的任务吗? 事实上的确不只是大脑的任务。遇到令人担心的事,心想“糟糕”,此时全身60万亿~70 万亿个细胞都会在这种忧虑的影响下颤抖。并非只有脑细胞能感知、意识到这种忧虑,而是在脑细胞感到忧虑的瞬间,全身其他的细胞同时也开始忧虑。 举一个例子可以证明这个事实。比如当我们心怀忧虑时,精神持续紧张会导致胃溃疡。胃壁的细胞是非常强健的。人摄入食物后,胃会分泌胃酸。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是一种连铁都能溶化的强酸。我们的身体有时分泌出刺激性很强的胃酸,我们就会感觉胃部火辣辣的痛。胃酸平时是储存在胃里的,胃的内壁很结实,足以抵御胃酸的侵蚀,可是当我们内心有所忧虑、精神持续紧张时,只需3天时间就会患上急性胃溃疡,这种情况十分常见。此时,胃酸原本奈何不得的胃壁被溶化,出现了孔洞。 胃壁本来可以抵御胃酸侵蚀,却由于人的内心忧虑而发生了变性。这个例子说明,担心某件事的不仅仅是大脑,而是全身所有的细胞。所以,因为担心某件事身体崩溃,是有可能出现吐血现象的。我们是否可以认为所有细胞都是有意识的呢? 比如说肠胃的消化吸收不好,肚子不舒服,起初头脑还能保持清醒并正常运转,过不了多久情绪就会变得低沉,大脑就不好使了。恐怕没人有过肠胃不舒服头脑却能清醒运转的经历吧。腰部和头部也是各不相干,可是如果腰痛,头脑就会变得沉重,精神也无法集中。 总之,身体的某个部位感觉不舒服,肯定会影响到全身的状态。我们不妨这么想,这并不是因为只有那部分身体的细胞感觉疼痛,并将疼痛传递给了神经细胞,而是那部分细胞具有意识,这种意识影响到了全身。 4、内心的意愿必须非常强烈持久,才能表现为外在的变化 我们内心描绘的现象有时能成为现实,有时却实现不了。如果只要心里这么想,结果就一定会如此,那么把方法告诉大家,大家都能心想事成。可是情况并非如此。 为什么大家不能心想事成呢?我感觉,要想让内心描绘的情形成为现实,是需要前提条件的。从我自身的经历来看,这个条件应该是内心的意愿必须非常强烈,而且非常持久。 只有内心的意愿强烈而持久,才能表现为外在的变化。想法必须发自内心深处。这意味着内心的意愿非常强烈:“无论如何都要这样。”而且,这个强烈的意愿必须持久。 我想,大概正是这样一种强烈的意愿让我们心想事成。必须毫不怀疑,心无杂念。“结果会不会是这样呢?要是这样的话就能赚到钱了。”如果只是这种程度的意愿,也就没有什么讨论的价值了。自己从内心深处就不相信的事情是不会实现的。只有始终坚信,内心的意愿才能成为现实。 回想起来,京瓷公司就是依靠强烈而持久的意愿创办起来的。公司成立之初建在京都的西之京原町,资本金300 万日元,吸纳了7 位志同道合者和20名初中毕业生。晚上,我和7位同人边喝酒边给我们自己鼓劲:“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会成为京都西之京原町第一的企业,接下来会成为中京区第一的企业,然后成为京都第一、日本第一、全球第一的企业。” 当时企业的资本金只有300万日元,刚刚租借其他公司的仓库建起了工厂,我们就说出了“建成全球第一的企业”这样的豪言壮语。像梦话一般,我们接二连三地说出“西之京原町第一、中京区第一、京都第一、日本第一、全球第一”,在别人看来这简直是愚蠢至极,而我们自己却一脸认真地相信“一定能做到”。 那么,是否只有强烈的意愿就足够了呢?我感觉似乎还应该有另外一个条件,这就是在内心把美好的意愿描绘出来。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很多经营者的经历中看到,不少经营者接二连三地遭遇破产之类的倒霉事。政治领域也有类似事件,比如显赫一时的人物走向毁灭。在很多情况下,成功与失败之间仅毫厘之差。那么,失败与持久成功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差异呢?“无论如何都要成功”,这种强烈而持久的意愿引领我们走向成功。不过,源于一己私利的意愿虽然可以让我们获得一时的成功,这种成功却无法持久。 5、意愿强烈还不够,意愿的来源也很重要 我们的内心有多重性。最基本的层面就是所谓本能,婴儿一出生就渴望吸吮母亲的乳汁,这就是一种本能。本能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它让生为肉体的人类能够保护自己并维持身体的功能。这属于一己之私利,是自我本位的。很多人仅凭本能工作,他们工作的目的只是为了赚钱。 随着人的年龄增长,学识和修养日益深厚,高于本能一个层面的理性开始萌发。理性是从科学的角度进行思考。摆脱主观,从客观的角度把握事物,并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这是科学产生的源头。 比科学更高的层面超越了理论、理性,更加崇高,蕴含着更丰富的精神。我们一般所说的良心,大致就是这个意思。它高于理性,比如乐于帮助贫困者,还有我们常说的善解人意。 … 继续阅读

潘石屹:观察过近30年成功的企业家后,我做的4点思考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先生在创业近30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在观察成功的企业家身上都有哪些特质,并不断反思、借鉴、学习。 第一个思考:创始人分两种 在商场打拼这么多年,我看过许多人,也经历过许多事。 我认为创业者分为两类: 第一类创业者是生意人。 通常,他们嗅觉非常敏感,市场上什么地方有钱,什么地方可以赚到钱,他们就顺着什么地方走。中国绝大多数的小商小贩都具备这样一个能力。这个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一个的小商小贩组织起来,就能形成一个庞大的市场机制,让整个资源及物流都能够被合理地利用起来。 第二类创业者则是能够在闻到金钱气息的基础上,怀抱一个较高的理想,即「我要为这个社会创造价值」。 听起来,「创造价值」对商人或企业家来说有点虚。不过其实创业者提供好的服务和好的产品就是为这个社会创造价值,他们往往把做出精益求精的产品作为人生中最大的追求,并且对产品的关注超过了利润。 另外,我觉得这种创业者身上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总是试图寻找到市场运作背后的逻辑,因为如果寻找不到市场运作背后的逻辑,他们便会慌乱。 第二个思考:合伙人 说完创始人,接下来我也想谈谈如何与合伙人相处的问题。我发现合伙人之间的不信任是许多创业者在创业时面临的最大困难。 1、与朋友一起创业,最重要的是信任。 比如,当初我跟冯仑、王功权、刘军、王启富、易小迪五个朋友一起创业时,我们没有会计、出纳,更没有审计,于是他们五个便把所有的钱都交给我管。在我们一起创业的4、5年的时间里,我没有多占过1分钱,哪怕是多出一张出租车票都没有私自报销。 我讲自己这个故事是想说,在创业的过程中,合伙人之间的信赖特别重要,因为我们不可能一个人完成所有的事情。也许,每一个人的聪明程度、智慧程度不同,不过「信任」是把大家联合在一起的前提,没有了「信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团结和良好的合作。 我看过很多失败的项目,他们失败通常不是因为项目本身有问题,也不是因为发展方向有问题,而是因为合伙人之间不够信任,钱分得不均匀,这实际上跟人性的自私有很大的关系。 一个阅历和经验丰富的人,常常自己吃过很多亏,或者看到别人吃了很多亏,于是就很容易变得不相信别人,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吃亏上当,这在做事情中其实是非常可怕的。 如果你只看到吃亏上当,看不到信任的力量,就容易陷入到一种恶性循环,便失去了信任带给你的力量。如果你防范别人,别人就会防范你,这样你就会把精力和聪明才智浪费到相互猜疑上去。我觉得在当今社会要想做成事情,一定要将胸怀敞开,相信别人,有时甚至要相信欺骗过你的人,这将给你带来巨大的力量。 2、夫妻一同创业,要正确看待分歧。 当年,我和我的妻子张欣一起创业时,条件特别艰苦。不光是外部环境,我跟她之间的关系也特别艰难。那时,我们讨论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基本上是我说的她不听,她说的我也不听;在办公室里相互不听取对方意见,回家了也不听对方意见。最后没办法,我们只好分开一个多月的时间。 这期间,我和张欣都开始反省。我觉得我们两个之间主要是因为各自的背景不同:她是在国外受的教育,曾在华尔街工作;而我则是从甘肃农村来的。因此,我们两个人其实是两个极端,一起处事就很容易发生矛盾。 其实我们俩谁也离不开谁,于是我们又走到了一起。后来,我们在一起创业的过程中发现,原来我们认为的缺点正好成为了合作的优点。比如,她对西方国家十分了解,而我却不甚了解;我对中国情况熟悉,她对中国情况的了解程度远不如我。 所以,夫妻或合作伙伴一起创业,能力及性格存在差异和互补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她会的东西你会,她不会的东西你也不会,这样就把事情耽误了。从我们想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们的家庭越来越好,公司也越办越好并成功上市。 第三个思考:商业模式要实现盈利 现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优秀的互联网创业者也获得了成功。我一直在向互联网企业学习,还曾给自己定下一个任务:每个月要拜访10家互联网企业。 然而在拜访的时候,我却有些担心,因为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不关注具体的盈利问题。比如,我之前在拜访一家互联网企业时,问他们业绩怎么样,他们给我的回答是「快盈利了」。 而且,我在看了大概100多家互联网企业后发现,80%的企业只是在围绕着一个概念空空转。我认为,互联网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技术,但是一定要为实体经济服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创造价值。 作为一个传统企业家,我想给新兴企业家一点建议:只要你是一个企业家,只要你正在创业,就应该把盈利放在第一位,如果你没有盈利能力,说明你这个商业模式可能是错的。 我觉得看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能否成功,有三个关键的衡量标准:第一是看能不能让成本降低;第二是看能不能让效率大幅度提高;第三是看能不能让闲置的资源被充分利用起来。 除此之外,我觉得创业者观察问题的角度不能太窄,不能仅局限于一个企业,还应该有历史的角度和社会的视角,这样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难题时才有可能将其解开。 第四个思考:成功的规律 我发现成功的创业者背后都遵循了三条规律:第一条是摩尔定律;第二条是通货膨胀;第三条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1、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是指成本不断降低。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到现在为止,每隔18个月的时间,集成电路芯片的集成度翻一番,这意味着成本差不多降低50%。如果没有摩尔定律,手机设备可能要占满一个屋子,也不可能有今天的互联网和计算机芯片行业。 2、通货膨胀 比如,过去最受益的开发商通常的做法是:借很多钱,囤很多地。囤完地后房价持续上涨。很多开发商负债率117%、120%,天天吃了上顿没下顿,但过几年后他们都发展得非常好。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通货膨胀,土地价格飞涨,让这些冒险的开发商赚了很多钱。 3、中国城市化进程 国外没有任何一个人类迁徙活动需要几亿人从乡下搬到城里去,这个规律主要发生在中国,只有中国目前存在这样的机会,这让我们的经济、社会、市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在是创业的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因为旧的行业、传统行业在土崩瓦解,新的经济、市场秩序在重新建立,市场上风险投资资金量非常大。这是两个秩序转换的时点,出现一批有知识、有意愿创业的人,后面又有人出钱,所以现在是最好的创业时期,创业者们要抓住这样一个难得的机遇。